《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观察、分析及推进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0-10-26 14:22:53)
标签:
教育 |
|
|||
课题编号: | 135YSJY—1180 | 课题名称: | 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观察、分析及推进策略的研究 |
负责人: | 王小红 | 所在单位: | 黄龙县石堡幼儿园 |
课 题 研 究 的 背 景 和 意 义 |
国内现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必须要 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提高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游戏的推进能力,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和实施,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巨大挑战。观察能力是幼儿教师做好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能力素质,也是教师扎实教育工作的基本功。在区域活动中,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和分析解读幼儿行为,能让教师及时追随孩子的需要,实现教育的目标,真正成为幼儿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 2.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 区域活动以它独特的形式呈现在主题课程活动中,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能让幼儿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教师们可通过充分的观察,对幼儿活动进行正确的判断,进而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帮助幼儿获得各种能力的发展 |
||
课 题 的 目 标 内 容 |
研究目标: 1.以区角游戏活动为切入点,提升教师的观察目的,使教师拥有较强的观察意识和观察能力。解决为什么观察、观察什么、怎么观察的问题。 2.在学会观察的基础之上,研究出高效的记录方法,提高教师解读幼儿游戏的能力。 3.研究出教师在幼儿区角活动中的指导策略和推进方法。 4.使得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5.关注教师在实践研究中的感悟和收获,引导教师体验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引导教师走上专业发展的道路。 研究内容: 1.以幼儿园表现性活动区即角色区、美工区、建构区和表演区的游戏为切入点,在观察幼儿游戏的过程中,理论联系实践,研究如何进行区角游戏的观察。即:为什么要观察?观察什么?怎么观察? 2.在实践中研究中发现更快捷简便有效的观察记录方法。 3.学习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解读幼儿游戏行为,分析幼儿游戏行为所呈现的幼儿发展现状、成长需求、个性特点等,探寻能促进幼儿发展的游戏推进策略。 |
||
课 题 研 究 的 步 骤 及 举 措 |
研究思路: 以幼儿园表现性活动区即角色区、美工区、建构区和表演区的游戏为切入点,通过理论培训,聚焦幼儿园常态化的区角活动现场,将现场观察与及时研讨相结合,让教师学习观察、分析与推进的策略。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通过查阅现代化教育手段和各教育软件更新相关资料,动态把握该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确保课题研究的方向性,提升课题研究的理论性。 2.行动研究法:围绕研究目标展开教育实践,研究区域中过程中教师观察、研读幼儿行为的方案,解决区域中教师观察、研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实践。 3.观察法。观察记录教师在区角游戏环节的指导以及幼儿的认知兴趣和主动发展的状态。 4.经验总结法。通过不断的实践、研究,发现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提炼和总结,寻找解决方法。及时总结经验,并将好的经验成果加以推广。 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20年4月——2020年7月) (1)创设完善课题研究所必要的硬件环境。 (2)搜索、梳理、比较国内外相关理论资料,了解实施现状,反复推敲课题计划,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与课题组成员深入讨论研究的方法以及研究步骤,确定课题研究工作进度和阶段目标。 2.实施阶段(2020年8月——2021年6月): 在这一阶段,课题成员对区角游戏中儿童的行为进行观察与指导,并及时进行记录和分析。在实践中运用教育理论解读幼儿,研讨、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寻找能促进幼儿发展的有效指导方式。在此期间,课题组定期进行案列分享,共同运用教育理念解读幼儿行为,指导教师认识观察分析推进策略背后所蕴含的教育观和儿童观。 3.总结阶段(2021年7月——2021年9月): 整理研究资料,撰写研究结题报告,汇编研究论文和案例,展示成果,请专家对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鉴定,结题。 |
||
课 题 成 果 的 预 期 和 呈 现 |
研究假设: 1.研究成果可为一线教师提供更有可行性的实操方法。 2.我们课题组是由黄龙县教研室认定的“王小红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组成,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提高组内成员的专业水平,还可以借助工作室的平台,起到更大的辐射作用。 创新之处: 使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行为有了更为具体、系统的参考。 预期呈现: 1.案例集 2.论文集 3.观察记录集 4.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