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一年级2-5的分与合的课堂观察

(2017-11-09 09:06:57)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课堂教学变革的案例研究》课堂观察记录表

            执教者:季老师   课题2-5的分与合  上课日期2017-10-10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游戏精神的具体体现

1

 

 

4进行分与合:自主练习,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答案。

 

 

学生自由学习,独立思考;

在学生尝试答题的环节让他们体验分与合的方法;

因为第一次接触分与合,学生答题时都发挥了自己的创造

 

2

 

 

根据题目得出的答案读一读,仔细观察,说一说其中的规律。

 

 

让孩子积极动脑思考,让他们自己找出答案中隐藏的规律,体现了“体验和创造

3

 

 

根据规律继续做题,将5进行分与合,并积极举手展示自己的答案;

共同将答案大声读一遍,牢记方法与规律;

 

 

独立答题——体现自由、体验

 

 

 

建议与反思:在整节课季老师成熟稳重的教学让忍受益匪浅,游刃有余的语言组织值得我学习。

个人觉得这节课气氛有一点低沉,学生很难活跃起来,没有达到游戏精神中的“快乐”,通过学习既要达到收获成功以后的喜悦也要让学生体会到过程中那种“低级”的快乐。建议可以在组织教学时让学生两人一组共同完成5的分与合,并且相互大声读一读,最后可以请1--2组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分与合(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进行展示),对于表现不错的学生鼓励全班一起有节奏的鼓掌来调动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仅代表各人观点,有不到之处敬请谅解。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课堂教学变革的案例研究》课堂观察记录表

            执教者:季华英   课题分与合  上课日期2017.10.10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游戏精神的具体体现

老师用4个圆片代替月饼,请学生们他们分成两份(教师已经事先在黑板上教了分的方法,把4分成了13)并写出了分成式

学生拿出4个圆片先分一分,再画一画,最后写一写

学生自主活动,利用手中的圆片先分一分,除了老师将的分成14,不少同学又找出了可以分成22,31.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由快乐的进行分,找出了4页可以分成22.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拿出两种不同的作业出来,对比分析。一种写的是4可以分成134可以分成224可以分成31.另一份作业写的是4可以分成224可以分成134可以分成31

学生仔细观察这两种写法的不同,有的学生发现,有一种写法是左边一个比一个大,右边的数一个比一个小

两种写法,一种是有序的写,另一种是则不是。在此时,“有序”这个词还并未出现在孩子的脑海中,他们观察能找出的只是最浅显的规律,只是单纯的觉得这样写看起来好看,其实这就是对于“有序”最初的感受,“有序”并不是说出来的,而是感受出来。当然能够直接一下子就能有序的写出来的孩子就是一种创造,在全班对这种方法给予肯定和表扬时,这样的孩子得到的就是快乐。

教学5的分与合,直接放手让学生自己找

有的学生是有序的找的,有的学生是成对的找的,

因为有序的找已经特意强调过,这个环节主要强调成对的找也是一种好方法。学生在分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方法完整的找出5可以分成的数,然后在脑子里形成一种较好方法的习得,这样也是为接下来的加减法学习奠定了一个基础。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习得了方法,懂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都是在自己的探索及创造过程中完成的,因为用圆片分过,也有了充分的体验,获得了成功,得到了快乐。

 

 

建议与反思:

一年级小朋友注意力很难长时间的集中,不知道是否可以在课堂上穿插一些学习型的游戏,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习积极性。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课堂教学变革的案例研究》课堂观察记录表

            执教者:季华英   课题2—5的分与合  上课日期2017.10.10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游戏精神的具体体现

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以中秋节分月饼为话题,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体现了自由、快乐的精神

学习4的分与合

学生自由活动,通过分圆片,记录分法,全班分享交流,展示不同分法,体验“有序”、“成对”

学生自己动手分圆片,体现了体验、自由的精神

自主学习532的分与合

通过“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的一系列活动,学习532的各种分法

由扶到放,学生此时的活动体验感更多一些

口令游戏,巩固知识

通过和学生玩对口令游戏,进行知识的巩固

体现了快乐的游戏精神

 

 

建议与反思:

 

整节课的节奏把握很好,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学生学会了2-5的分与合,理解了有序的分与成对的分两种分法,知识目标达成度很高。一点小建议是活动形式可以更加丰富,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游戏环节,增加生生互动性,并且能够给游戏留下足够的时间。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课堂教学变革的案例研究》课堂观察记录表

 执教者:   季华英             课题      2-5的分与合          上课日期      2017.10.10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游戏精神的具体体现

1.

4的分与合:自由尝试,将所有可能性都罗列出来。

根据差异:哪种分类更好?

 

学生自主探究,在体验中将各自的发现呈现。根据学生差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哪一种分更好?为什么?引发学生思考,并得出第一种分类方法:有序分。

2.

2-5的分与合学习过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每个数的分与合分别有多少组?并发现规律。

规律不是教师告知,而是在分成过后,让学生去发现。

 

 

建议与反思:

优点:

教师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引导孩子学习2-5的分与合,教学扎实。通过活动,将更多体验、发现的时间留给学生,充分利用差异资源跟进后续教学,可圈可点之处很多。

建议:

1.增加游戏,使课堂变得趣味

一年级的课堂稍偏理性,体验4的分成的活动可以更趣味些,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我临时想到一个,把它叫做“4人抢板凳”,4个小朋友抢2张板凳,每个人都要坐到板凳,且板凳不能空着,如何坐呢?又或者,直接4人一组,抱成两团,不可以有人落单。这样的游戏,小朋友的学习积极性是否可以更高一些?且对于分与合的概念是否更能深入人心?

2.请教一个疑问

 

听课时,学生关于4的分成,有这样一种:4可以分成13,31,22。当时记得老师没有在这一时刻指出这种分法是成对分,我在想,偶数是不是不可以成对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