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章·花架子和野路子

(2023-08-28 16:42:10)
标签:

太极拳

历史

体育

分类: 武术知微


 花架子和野路子

 

刘庆云      

 文章·花架子和野路子

忘了哪年哪月,有个体育大学教授到“二一一厂”去讲太极拳,其间他称呼民间流传的太极拳是野路子,我就想起来民间有人也把他称呼为花架子。

野路子和花架子源自于一对亲师兄弟,一个叫杨澄甫(1883年1936年),一个叫李景林18851931)。兄弟俩情同手足,一起武,一起文,共同写作了一本书:《杨式太极拳八十一式》。李景林是个大官,位列北洋军阀,这年他到外地去主政,留下杨澄甫望穿秋水。

杨澄甫继续练拳,到了晚年,他把杨式太极拳编订为八十五式,同时也把一部分动作做了修改。杨澄甫桃李芬芳,教出了好几个后来大名鼎鼎的徒弟,这么一来,杨式太极拳八十五式就成了在民间广泛流传的著名拳种,也就是体育大学教授说的野路子。

李景林在外地一边理政,一边治军,一边教徒弟。他教的仍然是以前的八十一式。然而虽循循善诱,徒弟也早起晚睡,奈何他的徒弟偏偏出不了名,眼见得八十一式不成气候。

毕竟苍天不负有心人,李景林徒弟里有个人叫李玉琳,虽然也不出名,却万幸李玉琳的孙子李德印解放后在人民大学当了教授。李德印打小就跟着爷爷学八十一式,动作极其规范。等到国家体委要编订规范的太极拳时,身为人民大学教授的李德印及时献宝,八十一式咸鱼翻身。民间有人不喜,就管规范的太极拳叫了花架子。

话要说清,花架子并不是八十一式。而是国家体委把八十一式“规范”后弄成的一个系列,如二十四式、四十八式等等。李德印本人虽然也极为热衷于“规范”,但他仍然把八十一式出版了一盘VCD,算是给了老祖宗一个交代。

那么,“规范的太极拳”究竟是不是花架子?我不想用这个词。而是举一个例子,太极拳里有不少重复的动作,例如野马分鬃、云手等等,在八十一式和八十五式中,有些重复动作是既有左也有右的,但也有一些动作是只有一个方向而没有相反的方向,例如揽雀尾在杨式太极拳中重复了六次,六次都是一个方向,没有相反的方向,云手、搬拦捶也是这样。为什么这样呢?难道是古人粗心大意没发现?不是的,古人考虑的是经络气血运行的方向,像揽雀尾这类,无论再重复几遍,也不应该编订相反方向。国家体委的专家估计是看见小孩举砖头,觉得左手举完举右手很有道理,就把这个道理用在了太极拳上。                                2023.8.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