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师范大学翻译硕士考研笔记及参考书
(2019-08-10 15:40:25)
标签:
报录比参考书翻译硕士考研 |
[1]掌握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基础理论及分析方法,熟练分析“左手/右手习惯”“前方一致”“主题优先”“语法/语义优先”“主次交替”等英汉语言常见现象。
[2]熟练掌握“左右互换”“主宾易位”“平行架构”“合理切分”“模块组合”等汉英互译常见方法;充分认知英汉双语在逻辑路径、思维方式、视角转换、衔接与连贯方面的异同。
[3]掌握现代汉语/英语表达规范,能够根据语境合理选词、组句;贯彻语言表达的“简明、规范、准确”三原则,注重区分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在“结构优先”和“语义优先”上的不同。
[4]建议将翻译练习与基础英语的词汇、语法等同步复习。认真对比参考译文及独立完成的译文,踊跃提问,对原文分析、译文组织等提出自己的观点。
[5]一般认为,在考前完成2万字左右的精讲,并完成1-2万字的精炼是提高翻译水平的重要保障。不必一味贪多,更不能一味求快。上一阶段问题没有解决前,不要盲目进行下一阶段训练。在练习的时候最好是做翻译硕士真题,这个部分可以参考育明考试研究院主编的《全国翻译硕士真题解析》(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吧)
不以词汇量论英雄。
同学们不妨扪心自问:英语是第二语言,我们有三四千、四五千的词汇量本已不易;汉语还是我们的母语呢,我们又认识多少字呢?恐怕只有也只有三四千吧。但它丝毫没有影响我们表情达意,无论日常交际,还是书面表达,抑或文艺鉴赏,三四千汉字足够了。这两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非常火,很多网友感叹做了这么多年中国人,老祖宗传下来的字词十有七八都不会写;国家语委颁行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一级汉字(常用字)3500字,二级汉字(次常用字)3000词,三级汉字(专名及古汉语用字)2800字(英语没有“字”这一语言单位,一般认为英语的词缀、词根与汉字偏旁部首相类似。)。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不要说二、三级汉字,就连一级汉字中的许多字也做不到能写会用。因此,词汇量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决不能一蹴而就。
词汇多起来之后,管理和应用就成为首要课题。不少同学在学了一阵词汇后会感到迷茫:我要这么多词汇做什么?搞研究吧,我不喜欢;做翻译吧,我用不好;读文章吧,我有字典。难道词汇量大起来就是为了“装(de)逼(se)”么?有这个问题很正常,说明大家开始认真思考词汇与应用的关系了,这也是各位确定今后方向的重要指针。如果词汇管不好、用不好,那么词汇量就成了一具空壳,化用冰心《繁星·春水》中一句话“不是每一颗种子都能发芽,(但)不能发芽的便成了一具空壳”。
(2)要制定科学的词汇学习计划。
主要讲三点,一是循序渐进,二是做好复习,三是多法并举。
第一,学习讲究步骤,讲究规划。
不少同学疑惑:我印象中的语言学习本身就是碎片化的,譬如记忆某个单词,学习某个语法点,掌握某种翻译技巧。况且词汇积累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才能循序渐进呢?目前市面上有不少词汇书提出了“词汇学习计划”这一概念,融入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前摄抑制、后摄抑制等专业心理学概念,如“周计划”“月计划”“单元计划”等,且不论这些概念本身是否为噱头,它至少说明了一点,有步骤、有规划地学习词汇,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温故而知新,多复习。
但目前我们遇到了一个难题:现在市面上有了这么多词汇书,基本上都做到了体例科学、内容详实、收放自如,但为什么拿这些书学习的同学还是学不好,记不住?有同学说自己记忆力太差,有同学说我抄得太少,读得太少,可是很少有同学说我用得太少,复习得不到位。这说明大多数同学对词汇复习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加上又缺乏有效的督促,所以,记忆单词对很多考生来说会感到“生不如死”。复习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具体地、专业地说叫“复现”,就是某个词在具体环境,特别是具体语境中重复出现的几率有多大。不少语言学家做过研究,也有观点认为单词重复七遍效果最好,这和“扑克牌洗七遍顺序最乱”似乎有异曲同工之效。但很快有人提出了异议:我天天都背单词,晨读这样的宝贵时光我都毫无保留,甚至“义无反顾”地交给了英语,可结果还是容易忘,我该怎么办?
要解释这个问题,不能只看学习强度,更要讲求效率,特别是要制定一个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很多同学都了解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可问题是它只揭示出词汇学习的一般规律,具体到某个人、某段时间、某部分内容上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抛却记忆能力这点不谈,问题的核心是如何让词汇科学地、有效地复现?
前面提到,口、眼、耳、手多感官、多器官并用学习词汇是一种被长期语言实践证明有效的方法,但前提是如果只是强迫大脑记忆类似于“字符串”的“代码”,既没有词义支撑,也没有深入解读,记忆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心理学中反复提及的“组块”概念说明:记忆是一个整体性、规律性的行为,把记忆与挖掘规律、深入解读结合起来,才能让大脑获取的信息更丰满、更全面,才能激发更深层次的逻辑、发散思维,才能实现词汇记忆能力的全面跃升。有关规律的具体含义,我们在如下几个问题中还要分别阐释,此处就不赘述了。
简答题
1)名师解析:
简答题一般来说位于试题的第二部分,基本考察对某些重要问题的掌握程度。难度中等偏低。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要把课本重要问题梳理清楚,要比较扎实的记忆。一般来说书本看到5遍以上可以达到记忆的效果。当然,记忆也要讲究方法。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简答题定义框架答题法
定义——〉框架 ——〉总结
第一,先把简答题题干中涉及的最重要的1-2个名词进行阐述,类似于“名词解释”。很多人省略了这一点,无意中丢失了很多的分数。
第二,按照要求,搭建框架进行回答。回答要点一般3-5条,每条150-200字。
第三,进行简单的总结。
(3)温馨提示
第一,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有头有尾,换言之,必须要进行核心名词含义的阐释。
第二,在回答的时候字数一般在800-1000为佳,时间为15-20分钟。
育明教育从2006年开始办学,校长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夏教授,北京总部负责人是北京大学政管院博士,主打专业课一对一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