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诃德(一)
(2022-05-06 19:24:46)
公元1605年,《堂吉诃德》第一部出版,在序言中塞万提斯透露这部小说孕育于监狱中,从他头脑中跳出,犹如雅典娜。塞万提斯命运多舛,穷困潦倒,他把自己的人生经历艺术化既是堂吉诃德又是桑丘,从这一对相辅相成的艺术形象,甚至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堂吉诃德所谓捉弄他的魔法师就是作为作者身份的塞万提斯,他有感于受到命运的捉弄,塑造堂吉诃德这个艺术形象,有自嘲的性质。
(1)堂吉诃德从主观愿望出发,想复兴骑士道,到处碰壁,犯方向性错误,复古必然会撞向历史的南墙,这是由落后性决定。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代表历史的发展方向,有先进性。塞万提斯与莎士比亚处于同一个时代,正是英吉利与西班牙剑拔弩张,争夺海上的霸权,西班牙由盛到衰,英吉利由弱到强,盛衰皆常理。
(2)骑士小说使堂吉诃德中毒颇深,失去理性,审美扭曲变形,歪曲的想象,出现认知偏差,把风车当成巨人,把村姑当成美人杜尔西内娅,奉为偶像,荒诞可笑,嘲讽这个迷失自我的疯子,可以发人深省。
(3)《堂吉诃德》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带有魔幻的色彩,带泪的笑,诙谐中含讽谏。《堂吉诃德》诙谐可与《西游记》媲美,吴承恩是用浪漫的手法创设一个神仙的世界,蕴含着魔幻的现实。唐僧仁慈又愚顽,堂吉诃德善良又疯癫;孙悟空英勇又狠,堂吉诃德勇敢又傻;桑丘是个丑角,痴中有黠,猪八戒蠢得可爱。《堂吉诃德》讽刺可与《儒林外史》媲美,塞万提斯讽刺游侠骑士,指向骑士道背后的封建制度,吴敬梓讽刺文士醉心功名,反对科举制度。《堂吉诃德》扫除骑士小说,《红楼梦》破才子佳人小说的旧套,净化小说园地。在婆子们眼里,宝玉就是又傻又疯癫的白痴,宝玉与茗烟犹如堂吉诃德与桑丘,祭金钏,茗烟代祝,傻乎乎的小丑,露出聪明的一面。塞万提斯曾戏谑古中国恳求他把堂吉诃德送去,他可能预见到堂吉诃德既使在遥远的东方仍可流传,艺术超越国界。
(4)由第一次堂吉诃德独自出游,到堂吉诃德与桑丘第二次第三次漫游,反映的社会现实面越来越宽广,人间万象,世情百态。
(5)堂吉诃德是理想主义者,道德高尚;桑丘是实利主义者,有常识经验,作海岛总督,仍不失朴实的本色。堂吉诃德临死时醒悟,自己是善人阿隆索·吉哈诺,他最终找回迷失的自我。
(6)通过堂吉诃德与桑丘主仆漫游,体现文艺复兴初期的人文精神,后来歌德发展为浮士德与靡菲斯托,总结文艺复兴。
(7)塞万提斯假托,叙述者自称小说出自阿拉伯历史家熙德·阿梅德·贝南黑利《堂吉诃德·台·拉曼却传》,叙述者把阿拉伯文翻译成西班牙文,书中的人物又是《堂吉诃德》的读者,“书中人看书”,犹如戏中戏或梦中梦,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助于发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