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现代著名画家和艺术家,美术音乐教育家的丰子恺,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的文艺大师。其《云霓》深刻描写了人民在微渺的希望下与苦痛生活奋力抗争的现实生活。
在结构方面,第一二段作者概括了大旱时期苦热难熬的生活现象,第三段中作者列举了各种现象来突出大旱酷热的天气,形象地刻画了气温之高,接着描写因大旱造成水荒,人们生活的艰难,再通过描写抗旱人民不屈不挠的努力及微小的成就突出大旱的残酷。第四段中作者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等十分生动地描写了人们盼雨时急切紧张的心理。第五段与开头相呼应,用简要语言交代了目前人们希望破灭,不得不回归现实的悲惨现状。
在语言方面,丰子恺用平凡的语言却表达出了非凡的主题。文章的开头便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从文章的第二至第四自然段作者就讲故事般对去年夏天所发生的事情娓娓道来,却于尾句‘人们都看穿了,任它们五色灿烂地飘游在天空,只管低着头和热与旱奋斗,得过且过地度日,不再上那些虚空的云霓的当了’把人们又重新拉回了现实来面对现实。另外,文章中许多词语运用非常恰当形象。比如作者形容大旱时寒暑表中的水银每天‘爬’到百度以上,‘爬’体现了艰难的状态,形象得描写了天气的炎热使水银都倦怠地爬行艰难上升,更加让读者体会到酷暑的漫长与煎熬。同样在第三段中,‘河底处处向天’‘野草变做黄色而矗立在灰白色的干土中’,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才突出情感。文章中的人们从最开始处于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中,到中途因为看到了远挂在天边的几朵云霓,认为可以摆脱这样的境况,到最后失望再次回到这样的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中。带给人一种在失望中看到希望,随即又是更深的失望的深深的挫败感。而第六段出现
的“大热似的苦闷和大旱似的恐慌”,则是作者明确地引出了这词组的真意——代表着当时人民的苦难与生活的艰难。再将此层深意融入到之前的段落中,更显得回味无穷。
作者通过描写去年夏天的大旱之景,人民之灾来表现云霓对当时人们的重大价值意义,云霓的飘动不仅仅代表着甘霖将至的希望,更是社会中众多与苦难斗争的人民心灵的慰藉。然而,云霓带给那些处于大旱之中的人民希望,能使他们为了这样小小的希望而奋斗,却无法是他们摆脱那样的状况。云霓是一个比较正面的形象,表达出作者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带给人们以希望,但却因力量太小数量太小,就像文中的云霓一样,只能在空空给人玩赏一下,然后便消沉下去。传达出作者在怀着希望的同时也对此有着深刻的忧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