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为什么我们家没有电灯》(欣)

(2017-02-09 14:51:44)
分类: 小一班
    电灯本是为光明穿针引线的东西,灯光越亮,光下阴影也显得越来越突兀。“香椿树街道家家都有灯,为什么我们家不能有电灯?”面对夜夜蛰伏黑暗中而灼灼明亮的双眸,面对那张纯净稚嫩的脸孔,面对那一声声失望而又悲伤的质问,声称是政策执行者的那些人,要情何以堪呢?
    文中刘梅仙一家人是拒绝下放苏北冷水县的钉子户,冷水县,顾名思义,工作人员都知道那是个荒郊萧索之地,没有人会真正愿意搬过去的。但大家都在威胁恐吓下妥协,刘梅仙却是像钉子一样坚守自己的故土家园,拒绝服从违背自己心愿的强行政策。于是整条街都有电灯,唯独她的家没有电灯;整条街都生活得光明磊落,只有她和孩子们像是阴沟里的老鼠,她是大老鼠,孩子们是小老鼠,他们的行为不为人们理解,所以人人喊打。
    对于这篇小说,我读来倒是有一定的共鸣,对于刘梅仙一家人的感情也能理解。八九年前,我姥姥家所在的村庄也因为规划的问题要进行搬迁,虽说条件待遇什么的都十分优厚,从小土房搬到高楼大厦,但老一辈人的思想始终残留脑中,最后拗不过舅舅,只得同意。但这确实是他们享受的开始,姥姥姥爷干了半辈子的农活,年轻力壮的双手就爬满老茧,充斥着张牙舞爪的裂痕伤疤。在年轻人看来此次搬迁的确是个好机会,只是安土重迁的老人,始终凭窗远眺,想象着当初的葡萄藤和黄土地,怀念着当初背灼炎火,面向黄土挥汗劳作的时光。而刘梅仙大概就像当初无论如何不愿搬迁的人家一样了,宁愿忍受被断电断水以及孤独的不公和残忍,也不想离开这片哺育自己的土地。
    但刘梅仙的下放和姥姥家的搬迁有很大的区别。姥姥是当地大集团规划建设占用民地,而刘梅仙则是受党的下放政策。如果不遵从就要背负反抗党的罪名,严重的要进监狱。所以刘梅仙明知如此还是一味的坚守着,她的勇气和执着,由黑暗来赞赏拥抱!党之所以下达这样的政策,大概是出于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需要,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上还是对老百姓的实际心理欠缺理解和宽容,对于“不下放就不供电”,更是无理至极,最后刘梅仙一家虽然是被迫的下放,但是之前党的政策,一定会在刘的心中刻下不可磨灭的伤疤。文章结局显然是圆满的,可是她的心中,一定时时刻刻闪现香椿树街的一花一草,一枝一叶,想象着这只是一场噩梦,梦醒时分就近在眼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