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点实验教学的建议
(2017-05-02 16:29:33)
经过一个学期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实践研究,笔者确信本课题研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化学实验创新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建构学生的化学知识与经验,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在实验研究过程中的体验,笔者谈几点教学建议: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宽松、安全、和谐的实验教学情境
情境是激起学生探究欲望的前提,也是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必要措施。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辅导者、合作者和朋友,要“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创设一种滋育学习过程的良好的心理气氛,并提供学习的资源,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
化学实验本身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无论是认知验证型实验,还是综合设计型实验,无论是实验过程中,还是维持实验设计的热情,没有宽松、安全、和谐的教学环境,学生不可能充分发挥自身学习的自主性,更谈不到创新和开放性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设计是较高层次的能力,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化学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针对实验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教学研究,努力做一个有创造灵性的智者。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的研究,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驾驭和开发化学实验教学功能的能力。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幅合性思维结合、逻辑性思维与非逻辑性思维结合、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的技能。尤其是发散性思维和直觉、灵感、想象等非逻辑思维,它们本身就是创造性思维。积极开展各项课外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心理品质。允许学生挑战教师或书本的权威,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超越。善于发现学生的哪怕是细微的进步,赞赏和欣赏学生的标新立异,哪怕是现如今看来是离经叛道、稀奇古怪的思维方式,努力保护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学习兴趣。
(2)挖掘化学课程资源,开发化学实验教学创新设计
笔者认为,高考与素质教育,与实验教学创新并不矛盾。时代要求我们教师要与时俱进,敢于扬弃传统的教育观念,不断学习创新教育理论,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变高考压力为动力,积极挖掘高考的创新元素。化学教师要重视挖掘化学史中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方法,使学生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和现实意义。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善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创造技法,进行实验方案设计。与同事、学生家长和社会有识之士团结协作,共同进行各种类型的实验教学创新设计。
(3)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实践化学实验教学创新
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学生只是在头脑中堆积了已有科学知识,而不具备发展性学力。学生走出校门,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指导方法,促使学生养成用化学的视角看世界,用化学的观点解释世界,用化学的方法改造世界的习惯。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认识到不同学校和学习环境、不同性别和个性心理品质的学生的创造力存在差异,努力为个性不同的学生提供表现创造力的机会。在学校及班级中营造创造氛围,维持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不要轻易批评学生,对学生所提的问题、回答的对错均延迟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判定,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及创造兴趣,使学生“通过实验学化学”。涉及学习者整个人包括情感与理智的自我发起的实验是最持久、最深刻的。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主创造、自我评价。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进行归纳总结及反思,以便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探究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构建适合自己的探究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当学生以自我批判和自我评价为主要依据时,独立性、创造性、自主性就会得到促进,学习自然就会取得进展。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需要广大化学教师不断创新实验教学,长期的坚持与践行“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观”,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世纪高素质的人才,使我们的学生将来有能力挑战世界科学发展前沿,创造出中国的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