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臼(jiu)舂油椒的美味令人流连忘返

分类: 美食 |
洛阳人喜欢喝汤,这是因四面环山、地理环境干燥,四季缺雨水、人们用“汤”来抵御干燥的妙招。老城人的早餐离不开汤,在家喝稀饭、上街喝肉汤,反正是早晚离不开“汤”。

南关有一种汤令外地人闻而却步,臭哄哄的味道真的不敢恭维,可很多洛阳老城的“老喝家儿”却偏偏喜欢这股臭味,不喝还不行。臭而不腐,香而自知。这就是洛阳赫赫有名的“臭杂肝汤”,说是杂肝儿汤,其实不单单是牛肝,还有肠子及其它杂碎,说它叫“牛杂碎汤”不为过,反而更贴切。
“石臼舂油椒”是他家的绝活,实际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老城有几家汤馆也有这美味,可惜的是最后都嫌麻烦消失了。“臭杂肝汤”在九都路重新火爆后,女老板一直保持着这道美味辣椒,虽然是配料,洛阳人叫:配套儿,但人家沿袭着这个工艺有二十多年不变吧。
没想到的是,“臭杂肝汤”搬家到校场街后,这道“香辣椒”消失了,一般喝家儿也品不出来,我是嘴特刁,他家稍有变化,我能在臭乎乎的汤味里品出:洛阳最美的“石臼舂油椒”彻底没啦。年轻老板特惊讶,赶紧给我上香烟:这你都吃出来啦?是啊,四十多年的老喝家儿啦,我这个“老吃货”这可真的不是吹牛。
“石臼舂油椒”的工艺是这样的:先把红干辣椒用食油炒香,再用石臼舂烂成末,特有的香味是其它辣椒无法比拟的。由于人工薪水的提高,小老板选择的地理位置不太好,生意大不如以往,故悄悄取消了这道工艺。
石臼jiu:是人类以各种石材制造的,用以砸、捣,研磨药材食品等的生产工具。洛阳人爱吃大蒜,家家都有蒜臼,不过基本都不是石头做的,陶质居多,个别中药店还有小石臼。“臭杂肝汤”老板家的石臼应该比这个大的多…
舂chong:千万莫要念成“春”啊,这是个专用字,意思是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使破碎或去皮壳。
非常可惜啊,这道美味在老城消失啦,不知郊县还有吗?时代在发展,辣椒面也开始使用电磨成粉了,可不管怎么加工,都出不来“石臼舂油椒”那个香,那个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