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方言:寄卖店
(2018-04-14 11:55:34)分类: 文史 |
洛阳老城的老伙计们还记得“寄卖店”吗?那个座落在“青年宫”正义街西侧面朝北的老店?这个收、售旧物的老店消失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州东路扩展后,再也看不到了。能够引起我记忆的还有店里那位戴着圆形石头镜、鉴定古文物的“沈五爷”,一位非常传奇的人物,干了一辈子未走过眼…
寄卖店于寄卖行一样之前属于行政特批行业,跟目前的旅馆业、印刷业等同属于特种行业,但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寄卖行在前几年已经取消了行政特批手续。
寄售商店是指从事寄售行业的商店。寄售是一种委托代售的贸易方式,也是国际贸易中习惯采用的做法之一。在我国进出口业务中,寄售方式运用并不普遍,但在某些商品的交易中,为促进成交,扩大出口的需要,也可灵活适当运用寄售方式。“寄售”是一种有别于代理销售的贸易方式。它是指委托的(货主)先将货物运往寄售地,委托国外一个代销人(受委托人),按照寄售协议规定的条件,由代销人代替货主进行,货物出售后,由代销人向货主结算货款的一种贸易做法。
我们认识的洛阳寄卖店显然不是这样,还是“典当行”的形式,需要“估价”替代销售,当然寄卖店是要收钱的。应该说,那个年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被寄卖居多,金银首饰很少,老的家具也有,我们最感兴趣的还是“沈五爷”的收文物,有价值的不会卖了,会上交国家的….
(文稿由网友“洛阳车人”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