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毫米波雷达首次机载"商演" 可参与"桑吉"号漏油救援

(2018-01-29 20:08:09)
标签:

杂谈

据新华社1月23日消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3所研制的机载毫米波测绘雷达在成都西部山区获得首幅毫米波段1:5000比例尺图像,使国内测绘市场第一次拥有了机载毫米波测绘雷达测绘出的图像。

https://image.uc.cn/o/wemedia/s/2018/3cd92ae0c29da15e8407b36c24eaf493x1080x712x24.webp;,3,jpegx;3,700x.jpg可参与"桑吉"号漏油救援" />

▲搭载机载毫米波雷达的测绘飞机,标红处为机载毫米波雷达

机载毫米波测绘雷达有哪些“神通”?国内测绘市场拥有机载毫米波测绘雷达测绘图像有何意义?日前,红星新闻记者走进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专访该型雷达研制的负责人,揭开机载毫米波测绘雷达的神秘面纱。

开创微波遥测市场应用先河 “专啃测绘硬骨头”

“民用测绘市场之前以光学测量手段为主,而微波遥感测绘手段以前主要用于科学研究,机载毫米波测绘雷达商用这次是第一次,相当于开创了小型商用毫米波测绘的先河。”航天科工23所总体部副主任孟飞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

2018年1月12日,23所机载毫米波测绘雷达设计师黄伟带队一行 5人奔赴成都。1月19日,搭载雷达的飞机起飞,完成了首个航次9个小时的飞行测绘。

23所产业发展处项目主管董亮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由于成都地区天气原因,特别是成都平原与川西高原交界处地形复杂,常年云雾缭绕,传统的光学测绘设备受限,而且成都机场十分繁忙,空域协调比较困难,这个项目持续了较长时间没有完成。”

https://image.uc.cn/o/wemedia/s/2018/992fb43f031104c267bebd1d6acfb33ex1080x929x64.webp;,3,jpegx;3,700x.jpg可参与"桑吉"号漏油救援" />

▲毫米波测绘雷达所出的一块农田的高度图

https://image.uc.cn/o/wemedia/s/2018/b14dec23495a85ea5402b8464940e0bax1080x886x149.webp;,3,jpegx;3,700x.jpg可参与"桑吉"号漏油救援" />

▲毫米波测绘雷达所出的一块农田的灰度图(即地面二维图像)

“我们这型设备专攻测绘行业难点地区,专啃硬骨头”,孟飞说,“我们把它做成一个光学吊舱的形式,体积小、适装性非常好,可适装多型通用航空平台,不需进行大的改动。在西南多云雨地区,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透云千米眼  5小时测完北京五环内面积

采访中,孟飞向红星新闻记者展示了一张机载毫米波雷达测绘作业时的照片,透过舷舱机舱,是棉被般厚厚的云层。

https://image.uc.cn/o/wemedia/s/2018/0dd05f332bbb392f3f17b6cfc8d1731fx1080x810x55.webp;,3,jpegx;3,700x.jpg可参与"桑吉"号漏油救援" />

▲机载毫米波雷达测绘作业时,底下是厚厚的云层

官方公布数据显示,机载毫米波雷达具有全天时、近全天候高精度高程测量能力,满足1:5000—1:10000比例尺DSM测图精度要求。

此外,机载毫米波雷达还具有非常高的作业效率。董亮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该型雷达适合装载于快平台,巡航速度可以达到500km/h。“一个有效航时5小时的架次,可以完成测量约1000平方公里的测绘,相当于北京整个五环内的面积。”

“传统光学测绘时间受天气影响较大,而毫米波雷达可实现第一天等装机,第二天飞行,第三天出数据”,董亮说。

可参与灾害应急响应 快速出图指导救援

据了解,机载毫米波雷达除常规的国土资源测绘、工程建设测绘等应用外,还可以广泛应用于自然灾害监测与响应,精细化农作物分类与估产、森林资源调查等领域。

我国西南地区山高谷深,是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高发区,且灾害时常发生在夜间,给勘探救援带来了很大困难。孟飞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毫米波测绘雷达因为不受天气影响,具备快速响应的能力,如果23所的雷达用于灾害救援,可在很短时间内形成整个区域的三维地形图,从而指导救援。”

谈到最近发生的“桑吉”号油轮事故,23所表示,机载毫米波雷达如果投入救援,可不受天气影响,昼夜监测油污在海上的扩散情况,有助于指导海面救援清污船作业。

高海拔长时间艰辛测试 商业市场前景可期

国内测绘市场第一次拥有了机载毫米波测绘雷达测绘出的图像背后,是23所科研参试团队艰辛的努力和付出。

“这次成都测绘飞行第一个架次是夜航,第二、三架次是跨夜航,第四个架次是冒雨航……”黄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连续半个多月的准备和测绘,大家每天清晨5、6点起床,一个架次9个多小时飞行,晚上还要加班处理分析数据。

黄伟打趣道:“吃少喝少加‘晕机’,这半个多月忙下来,完成了瘦身10余斤的‘壮举’。”

据了解,机载毫米波测绘雷达团队属于航天科工二院23所青年创新工作室,高科技人才占比87.5%,35岁以下年轻人才占比70%。

根据2017年4月28日发布的2016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2016年,测绘资质单位完成服务总值910.32亿元。

谈及机载毫米波雷达的市场应用前景,董亮表示:“国家层面的基础地理信息测绘,加每个省的地理信息调查测绘,另外还有工程建设的需求,根据相关咨询机构给我们提供的数据,以西南地区而言,每年测绘市场保守估计有几个亿容量。”

孟飞坦言,我国测绘市场刚刚拥有了首张机载毫米波测绘雷达测绘出的图像,商业应用才刚刚开始,还需要经过市场的检验。

END

红星新闻实习记者丨张炎良 北京摄影报道

编辑丨汪垠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