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杂谈-作家其谁
(2025-08-24 09:44:43)作 家 其 谁
我一直在想,北大为何不出作家。女儿说,作家是天生的,不是培养的。笼统说,这可算解答。但细想,远没有,问题多多。
首先,天怎么生的?人是父母生的,生命来自父母。天生天分。天分是天机组合。天机不可知,于是有三不可知:天机,组合,和天分。人无能为力。大匠组合,不代出。老子以下,无人能及。孔子,甘拜下风。鲁迅,支脉过之,本根不如。
其次,天生天分,有天分,必成吗?未必。至少,还得机遇与努力。所以,夭折的天分多多,其中,也许有天才,超过公认的。机遇偶然,不可知;比如,没有尹喜,就没有《老子》。努力,只能增加知识,不能增加天分。北大能传授知识,不能传授天分。知识不是产品,产品是作品。所以,北大出不了作家。
学术也一样,领军的,不出北大。能人在野,如我先师,出自国学世家,是活词典,说《辞源》都编错了。那当然非指个别。学术需要门票,比如《汉语语法纲目》。纲目,是原创的;词的分类,是独特的,符合汉字特点:一字多词;除了特殊词,字即词,双字为词组;词组可免释,例句可不用;能瘦身传统词(字)典,解千古之难。无奈没有门票。学术生命,在于己出。知人百句,不如己出一句,价值在创意。
文章,说到底,是词语组合。26个字母,组词无穷,以千万计的词,组文哪里有穷?其实,人类不需要50万词。词典不会生成文章,AI如之。作家无需词库,作为在于组合,靠天分,体验,和灵感。文章出于体验,组合来自灵感。灵感有如天机,人莫能知。知友曰:“感情似火焰,取暖烧死都是火。”这是最好的例。这里,没有生僻词语,冗长语句,好在组合,充满哲理,不是人人,都能说出的,也不是悬空而发。
历代文化,烂多精少。纸张代竹竿,已够可怕,电脑代纸张,更加。自称读完经典,再来写作的人,肯定毫无天分。没有天分的人,最折腾,也成不了作家。真正的作家,作品数量,不足以称之。小女说,在《中国文学》发表两篇文章的,只她一人。短命天才,如济慈,能出真品。他的诗,词语组合之妙,非人力可求,是真正的天籁。
202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