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夕阳杂谈-汉语怎么办

(2024-12-24 08:23:29)

汉 语 怎 么 办

 

汉语毁于汉,太史公是始作俑者。汉语的工具,是汉字。汉字的特点,词多单字,一字多义;词组多双字,是语法组合。这决定了汉语的节奏,四言为主,六言为辅。成语多为四字,正缘于此,是汉语精华,后世用作点缀。先秦古文,喜欢后句,利用前句,省略多多。太史公的文,不能说不好,但他抛弃了这先秦传统。汉以后的古文,直到明清,传承的,都是太史公的古文,《左传》失传了。

明清小说,兴起了白话,与古文分庭抗礼。这是语言自然发展,本是好事。不幸的是,科举结束,白话文兴起,很快取代了白话。它死学英语,汉字取其短,弃其长,甚至想拉丁化。古文从此,束之高阁,民族精华,与民众无缘。

民众,渴望民族精华。因此,上世纪末,兴起了古文今译。遗憾的是,译者的白话文,远不如创者,简明的古文,被译成拖沓的白话文,又无视语法,随心所欲,翻译,变成拙劣的发挥。这项工作,始终在邪路上,左右着汉语教学,推行所谓的阅读理解,题海泛滥,题目刁钻。广大学子,因为不懂古文,深受其害,蹉跎年华。

汉语怎么办?到底要学什么?为何12年,不能解决听、说、读、写?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汉语的器,是汉字与语法。汉字,是金饭碗,不差英语,各有所长。学得好,识字千五,就非文盲,英语绝无可能。语法,现在居然无人研究,连课本都没有,太可悲了。作为工具,语法不像学术,需要简单,明了,有纲,有目,便于实用。一部《诗经》的汉语,包含所有的语法纲目。少数今人,玩语法的,是黄钟舍弃,瓦釜雷鸣,钻在牛角尖,弃纲从目,所论毫无实用价值,所以无缘教学。

今人该醒醒了。大道至简,大美如之。不要古文今译,生产砖头书,毁了原书原意,让人读了,得不偿失。典籍大多不厚,千古难句,要靠语法,妥善解决,还其原意。语法不对,语意必舛。曾国藩说,治经,先要通一部经书。语法,一部通了,部部适用,可补训诂之短。有了好语法,典籍阅读,只需注释古字,篇幅增加有限,人人会读,人人会用。民族精华,大家都能共享。

尽管如此,语言是发展的,汉语不可能回到典籍。古典小说,如《红楼梦》,是白话小说;现代小说,如《家》《春》《秋》,是白话文小说。古典小说的白话,是汉语的自然发展,源于《诗经》《左传》,见于盛唐两宋,盛于明清小说,符合汉语节奏要求。现代小说的白话文,始于五四,是死学英语的产物,完全不合汉语节奏。汉语怎么办?改造白话文,酌情回到白话。黄胖的语言,不可取。汉语瘦身,是当务之急。

2024.11,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