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杂谈-中国教育之症结
(2023-12-12 10:09:47)中 国 教 育 之 症 结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育之器,是语言。语言之器,是语法。没有语法课本,配以词性字典,语文教学的效率,可想而知。中国学生,输在起跑线上。
汉语,节奏简短,行文明快,语言干净。白话文到今天,完全忘了祖宗,已非胡适开创面目。“学我者病,似我者死”,创造的语言,不能学,不能似。白话文是创造,基因衰退很快,学者远不如创者。而白话,是挣脱了科举,自然而然的发展。它的方向正确,生命力强,可惜被白话文取代了。二者节奏,用语,和行文,完全两样。
人体怕肥肉,语体如之。这是白话文的致命伤,表现在篇章句段。文风如潮流,不可阻挡。伴随着白话文,大话、空话、套话、赘话、废话,充斥篇章。当今学术,好以字数论成果,害人,害己,害教育。文章,尤其是课本,以少许胜人多许,才算优秀。教育,是授人以渔,不是授人以鱼。
汉语,自古不谈语法。不谈语法,不是没有语法。任何语言,都有语法。语法,自然法则,自然逻辑。谈,学得快;不谈,学得慢。语法不同训诂,不是庞然大物,无非句子结构与句子材料。前者是纲,后者是目;纲举目张;目变,纲不变。语法之纲,就是主、谓、表、宾、定、状、补,中外相同。汉语的特点,是结构语词,作为纲的标志,是虚词的牛耳,扮演重要角色,历代视而不见,包括《马氏文通》《国文法草创》。语法之目,就是字(词),特殊词,词组,复合词组,成语,和介词短语,中外有别,与时俱进。字能创造,词组更能,成语也能;介词短语,容量不限。语法依此,三千字左右,就能搞定。搞定指渔,不是指鱼。拙著《我的汉语语法纲目》,不到三千字。
语言与语法,文言是宝库,毕竟历时几千年,不当束之高阁,要好好继承。继承什么?不是诗、词、赋、文,那是鱼;而是语言,那是渔。渔在《诗经》,纲全目足,琅琅上口,去了辅衬语词,就是散句,他诗不及,历代以之启蒙,颇有效率。继承不在多,在精,图书馆不能装在肚子里。当务之急,是编出语法课本,词性字典,和学渔的课本。一切课本,都需改写,进行瘦身,以提高效率,端正榜样。
2023,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