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简注-始计第一
(2023-06-24 08:50:40)始 计 第 一
1.孙子曰:兵战争者者,特殊代词,得在词组、复合词组,可表人、事、物,此指事,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2.故经经营之兵者以五事以五事,介词短语,作状语,后置,校之以计,而索其情古人之错,后人不敢正视。“校之以计,而索其情”,分明与4.重出,于文于义,皆不谐,去之,大谐: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3.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部队制编制、官人事道管理、主军需用供应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4.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哪方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5.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利以,介词短语,介宾前置,以利听被听,古汉语,动词用作被动,无标志,乃于是为经营之计势,以以势,介宾承前佐其计外。势者,因利因利,介词短语,作状语,依利而而,状词,状语标志;其前状语,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词组、介词短语,皆可,今语,部分沿用制权权变也。
6.兵者,诡道也。故能而而,连词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而,状词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佚,通“逸”而劳之,亲而离离间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7.夫字下加点,皆语词,自明者,不注未战而庙庙,名词作状语,省介词,于庙堂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