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简注(四)
(2023-06-17 07:39:36)老子(四)
第二十八章
知心知其雄,守行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又归于到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楷模。为天下式,常德不忒错,复归于无极无极,无准则。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未加工散散木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不割,指朴。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已,止,不为。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因此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物人,或有时行前行或随后随;或嘘慢慢吐气,缓或吹快快吐气,急;或强或羸弱;或载成或隳毁,意谓:皆任其自然。是以圣人去甚甚,过分执着,去奢奢,过分享受,去泰泰,通“太”,过分行为。道家也贵中庸。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兵强天下事好还报应。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成而已已,止,不以以成,介宾承前取采取,逞强。果而勿矜自大,果而勿伐自夸,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已,止,不成,果而勿强逞强。物壮则老,是这谓叫不道,不道早已止。
第三十一章
夫唯语词,类《诗》薄言兵者,不祥之器,物人或恶厌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居,置身。君子居居世则贵左左,阳,明,生,光明磊落,用兵则贵右右,阴,暗,杀,阴暗莫测,兵者诡道。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已,止,不为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是,系词,表语标志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崇尚左,凶事尚右。偏辅佐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办理之。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临,到场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朴实。虽小,天下莫能臣臣之,省宾语;臣,名词作动词,为臣,使动,使……为臣;之,道。句谓:天下不能使道为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物,人,万物,众人将自自动宾服从。天地相合,以以相合,介宾承前降甘露,民莫不要之令令之而自指天地自己均。始开始制造有词头名,名亦既已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知止可以,介词短语,介词前有“可”,作状语,介宾置其前,可以知止不殆危。譬譬,打比方,给动,给……打比方道之在天下,犹如川谷之于向江海句谓:给道在天下打比方,如川谷向江海(道)。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所,居所,家园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广泛兮,其可左右左右万物。宾语蒙后。万物恃之道以而,状词,状语标志生而而,连词不道不,前句宾语“之”,可作后句主语辞解释,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为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因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大象,无象之象,道,天下于天下,介词短语,作补语,前置,省介词;于,到往去,句谓:去到天下,go to the world。往而而,状词,状语标志不害受害,安平泰。乐与饵美食,过客止停留。道之出口,淡乎词尾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尽。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收敛之,必故故,故意;一本用固,通“姑”,暂且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这谓叫微微妙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国之利器不可以,介词短语,介词前有“不可”,作状语,故介宾置其前,不可以国之利器示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