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简注-引言
(2023-06-06 08:38:12)引 言
《老子》,道家之祖。道家,出世,顺从自然。儒家,入世,建功立业。佛家,出世,修养善心。三教之意,皆在救世,应该互补。儒之为,若能从道、佛出发,则天下太平,地球完好。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部哲学书。道,天之理;德,道之用。何为道?道就是自然规律,驾驭社会规律。道不是宗教,是物的规律。物是第一性,道是第二性。道在物中,可以认识,但很难参透。人类认识,与道契合,是最高层次。知道才能顺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是辩证句,表述道的行为,人当顺之。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自然而然,自然之道,今曰自然规律。《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为对立,和为统一,今曰对立统一。《老子》哲学,唯物辩证法也。啊,辉煌的祖先!有西人曰,要是世界只剩一本书,那应该是《老子》。
《老子》语言,最像《诗经》,节奏是:四言为主,六言为辅,一、二、三、四、五、六、七,止于八,过八者鲜。《老子》语法,顺承《诗经》。《老子》难点,多可用语法解决。语言,总是发展的。《诗经》,省略系祠,《老子》,出现了。那是目。目,句子材料;纲,句子结构。语言,目变,纲不变。
前一篇:《论语》简注-宪问第十四
后一篇:夕阳杂谈-再谈后人的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