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杂谈-关于语言的信
(2023-04-13 07:17:35)关 于 语 言 的 信
知友:
你好。
昨天,你说:“呵呵,但愿小春不是取笑我。”哪里会呢。你有能力评。当你安慰我说:“上帝给你关了门,必开一扇窗。”她评价你:What an intelligent, sensitive, and perceptive friend!(多么聪明,敏感,和有洞察力的朋友!)
前天,你说得太到位了:喜欢要建立在事实上,不是事实建立在喜欢上。我的确弄反了。语法需要事实。难点就是事实。《孙子》,难点不多。《周易》,太多了。攻难靠什么?靠语法,训诂已做到头了。语法是他山之石,自然规律,需要爱文的理科生。怪不得语法大家,竟留学物理、土木工程。
我是理科生,对语言,不但爱好,而且敏感。我觉得,《诗经》,去了音韵语词,就是散文。散文,贵在散句,后句跟前句,后句利用前句,质朴无华,像《老子》与《左传》。之后文言,质朴散句少了,定型句式泛滥,达意数字,全装在句框里,框字很多,句式重复,极不经济。所以,我说,汉语,毁于汉。《史记》开始,《汉书》继续,到《辞赋》,面目全非,哪里是交际语言,完全是文人游戏!魏晋之文,有点古风,后世美其风骨,终是强弩之末。有唐一代,诗歌独霸。久矣,文言失去了方向!
白话文诞生前的文言,糟糕透顶。语风不对,文风更糟。科学落后,非语言之故。质朴散句,是文言长板,能表达科学。问题是,你没有科学,只有八股。革命,不革语风文风,而革语言,结果,文言让位,白话文登台,锁了祖宗精华,带来砖头课本。
文言,是有许多糟粕,包括语、义两方面。过时的很多,这是澡水,当泼。但所载文化宝藏、语言精华,是婴儿,不能泼。你说:“读书与治学,方法有时等于生命。”太对了。前人,埋头苦干,不重方法,舍纲从目,劳多功少。今人承之。其实,文言之妙,在结构。结构,即“脏腑”,是纲。只要看出“脏腑”,省略,和语序,走出如海训诂,编出《词性字典》《语法课本》,文言不难。例不过三,举一反三。如非从事专题研究,《左传》与《聊斋》之间的古文,可以不读。
白话文,不能一棍子打死。好的白话文,如胡适的,确实不错。周振甫的白话文,与林纾的文言文,不过一步之遥。用好的白话文,来改造文言文,是正道。好的《聊斋》白话本,是最好的范文,女儿读此长大,所以叙事语言,不枝不蔓,优于同行。
汉语,是精炼流畅的语言,短节奏,多散句,好省略,意连为主,词连为辅,惜墨如金。我坚信,好的文言文,当用《老子》节奏;好的白话文,当继承先秦,活学英语,回到白话,如《红楼梦》《金瓶梅》。英语凤尾句,很美;汉语用长拱句去译,读来悬心。这是白话文死学的恶果,贻害当今语言。
唉,积重难返,我是蚍蜉撼树!优美的民族语言,几千年的文化宝藏、语言精华,对广大国民来说,已经束之高阁!我为之泪下。文脉之断,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祝
安好!
梅法柱
202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