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136
孔侍中帖
《孔侍中帖》唐内府摹本, 白麻纸本,和《忧悬帖》摹在同一纸,与《哀祸帖》合装,接缝有延历印。纵26.9厘米,3行25字,行书。现日本东京前田育德会藏,同被视为国宝。
原文:九月十七日羲之报:且因孔侍中信书,想必至。不知(云)领军疾,后问。
此帖写于何时,一直有争议。若“领军”考证为中书令领将军王洽,羲之长这个从弟二十多岁,此帖书写应在羲之五十岁之后。
右军书变古质为今妍,一直以妍美流丽著称。此帖却是少有的有“拙”味的作品。
起首“九”字,篆笔隶意,取横势。“月”以下,用行书意,纵势。重笔胀墨,日字胀成墨块。余字多用圆笔浓墨,字形朴拙。
次行“孔”字,兼隶兼楷,笔划精美,弧度恰到好处,结字斜飞,若即若离,似远还近。“侍中”作楷书,“信”若草,“书”又复作楷,连续七横,一路倾侧,全字却又反正。“想”以钩代目,行中含草法。“心”最后一点重笔撇出,与重笔结字成团的“必”字呼应。
三行“知”草书,细笔写成弓状,与圆笔写撇的“领”相映衬。最后“问”字草书,一笔写成,提按,顿挫,扭锋,断连,都在迅疾间完成,一线而变化无常,意态万千。
全帖字行首行成直,次行摆动,三行取斜,知“欹侧反正”,不单在结字,也在谋篇。
此帖是谓大巧若拙。
孔侍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