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诗序
兰亭-93
《兰亭》未出,世人只知有《金谷诗序》。
晋初,举世皆以奢靡为尚。人们津津乐道石崇王恺辈糖水洗镬,炬烛作柴,锦绸步障五十里,铁如意砸珊瑚树的故事,这些故事充满了暴发户铜臭气,后来连他们自己都觉得太庸俗,于是便有了更高追求。丞相何曾,性奢豪,务在华侈。帷帐车服,穷极绮丽,厨膳滋味,过于王者。每逢王宫饮宴,何曾不食御厨酒菜,武帝准其自带自家食品。他只吃“开花馒头”,蒸饼必须蒸至刚好裂开成十字,否则不吃。何曾饮食每日花费万钱,犹曰“无下箸处”。石崇王恺两大对头则比拼起心思来。石崇常常以豆粥招待客人,豆粥本是寻常之物,并不稀奇,稀奇在于客人来了,豆粥倾刻就能做好。须知豆子最为难煮,没有几个时辰很难煮熟煮烂。王恺暗中观察了很久,这件事他办不到,便一直耿耿于怀,最后他重金收买石家厨子,方知豆子是预先煮熟磨成豆末,客人来了放进白粥即可,于是两家又可一争长短了。
最终是金谷之会,让石崇的汰侈变成雅事。洛阳城外十里有金谷涧,石崇在这里建有别墅,清泉茂林,奇花异草,各种奢华,不在话下。元康六年,征西大将军王诩要回长安,石崇与金谷二十四友等三十人在金谷涧相送,当中刘琨、陆机陆云兄弟、潘岳、左思都是当时最闪亮的人物。众人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时而登上云阁,时而列坐华池,美女丝竹相随,沿路乐手管弦不绝,饮酒赋诗,历时数日,纵情欢乐,此事极为轰动,聚会不但豪奢,如此盛大的文人雅集是有史以来首次,成一时佳话,石崇更将诗结集并作序以记其事:
余以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去城十里,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故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著后。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凡三十人,吴王师、议郎关中侯、始平武功苏绍,字世嗣,年五十,为首。
西晋文风,采缛竞繁,雕章琢句,斧凿浮饰盛行,此文则自然质朴,明快清新,在当时的确非大手笔不能为。石崇以富豪奢侈闻于天下,他的豪富掩盖了他的容貌和才华。但石崇的才华,也仅仅限于文笔,若论境界,正如苏轼所言:“季伦(石崇)之于逸少,如鸱鸢之于鸿鹄。”(《东坡题跋,右军斫脍图》),《兰亭》要高远得多。
《兰亭》一出,则《金谷》少有人知矣。
金谷园图 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