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017-05-08 22:28:37)周至县教育科研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立项号 |
2016XKT-----ZXYW080 |
课题名称 |
自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
负责人 |
田宁 |
负责人 所在单位 |
鹿马初级中学 |
课 题 研 究 进 展 情 况 |
一、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修辞手法。 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答题规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描绘了……的情景(特点),抒发(或烘托)了人物……的心情(为下文情节做铺垫)。 二、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作用:使读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答题规范: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拟人化,形象生动的描写了……的情景(或特点),抒发了……的情感。 三、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 作用:内容和语势增强,长于抒情,更有气魄。 答题规范: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有力的写出了……的特点。 四、对偶。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 作用:音节整齐匀称,节律感强;内容凝炼集中,概括力强,便于记忆。 答题规范: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律和谐。 五、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 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答题规范: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的情感(或强调了……的特点) 三、借代。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 作用: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七、反复。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作用:突出内容,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答题规范: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的心情。 八、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 作用: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 答题规范: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提出问题,引人思考,强调了……地点特点。 九、反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只问不答。 作用:加强语气,态度鲜明,强烈抒情。 答题规范: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突出强调了…… 常用的表达方式 一、常用的表达方:1、记叙 2、描写 3、抒情 4、议论5、说明 一、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1、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1)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顺序作用: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就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 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序来叙述事件。 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 (2)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3)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1、从描写的对象上分:(1)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 作用:①刻画人物性格。②推动情节发展。③揭示文章主题。 答题规范:运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描写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景,写出了人物……的心理(心情、情感),刻画了……(人物形象),表达了对(人物)的……情感。 ①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②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③渲染气氛;④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结构上⑤推动情节发展;突出主题。 (3)场面描写(劳动场面、学习场面、会议场面、活动场面……); (4)细节描写(对象可是人、物、景),作用是小中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 3、 从描写的方法上分:(1)正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 (2) 侧面描写,是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还有 白描(简笔勾勒,生动传神)和工笔(工笔细描,细腻入微). 4、从描写的角度上分:(1)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2)整体与局部描写(3)虚与实的描写 (4)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等 三、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抒情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抒情,一种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指作者在文章中直接抒发感情.直接抒情往往会产生很强的感染力,例如:朱自清《春》。 2、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和怀古伤今. 四、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论证方法有:1、举例(或事实)论证(作用:具体实在,读者易于接受,增强说明力); 2、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 3、比较论证:类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4、 比喻论证 5、因果论证 五、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
||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
学生在学习记叙文的过程中,对记叙文的文题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导致答题易错、易混淆。因而有必要把知识点进行整合梳理。
|
||
能否按期结题 |
能按期结题
|
||
专家的指导和建议 |
|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4页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