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活动研究开题报告
(2017-03-21 12:35:47)幼儿园户外活动研究开题报告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幼儿的动作发展提出三条目标:一是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二是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三是手的动作灵活协调;《指南》为幼儿的动作发展指引了方向,而如何促使幼儿朝着这个方向快乐成长,培养具有“健康的体魄,聪慧的头脑”的幼儿,成为我们幼儿园的奋斗目标。
我们是乡镇幼儿园,开园仅仅一年多时间。家长对幼儿教育认识较为浅薄,对我们幼儿园的信任感还有待加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幼儿园和小学、初中一样就应该是孩子学习知识的地方,他们关注的是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几个拼音,会写几个字。对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却忽略不计。尤其是动作的发展,家长认为那就是顺其自然的事,加之我们幼儿园体育器材不够丰富,户外体育活动就显得较为单调,有时甚至流于形式。鉴于此现状,我们将《幼儿户外体育锻炼》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让孩子在兴趣和愉悦中有计划和有目标的进行身体锻炼。
如何丰富幼儿的体育器械?每个年龄段的适合哪种器械?户外体育活动时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去更好地组织带动幼儿去锻炼?如何保证户外活动的时间更好地去执行等等,如何避免幼儿体育活动时不安全事故的发生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更进一步的去探索和研究。
二、研究目标
1、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特点,丰富幼儿体育器械。
3、调动教师组织和参与的积极性,保证户外体育活动的质量。
4、提高安全意识,在游戏中知道保护自己。
三、研究内容
1、深入户外体育活动中,了解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现状。
2、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特点和实际发展情况,结合《指南》和《纲要》,制定幼儿的身体达标计划,并且定期检查训练情况。
3、组织教师挖掘生活中的材料资源,发动家长用废品制作体育器械,同时幼儿园购买添置成品的体育器械,特别多购买一些感统和球类器械及雨鞋雨衣等,保证孩子雨天也可以在户外进行短时间的活动,尝试不一样的活动体验。
4、户外体育活动时以集体组织和自由活动相结合,给孩子留一定空间,去玩自己想玩的游戏,做自己想做的运动。发动教师大量收集体育游戏,研讨组成员将游戏整理成册,户外体育活动时可每天制定几个不同的游戏,且每天不一样,这样形式内容多样,加上丰富的体育器械,幼儿对户外活动会更加的感兴趣。
5、游戏册每班发放一份,方便教师随时参考;体育器械放置在教师方便拿取的地方,以免一些不便因素造成教师的应付行为。同时,户外活动造成的安全系数相对较高,所以,在户外活动时要求班内所有教师必须随行,且分散站位,在游戏场地上,对于小班的幼儿可在有草坪上去活动,保证幼儿的安全,消除教师的顾虑。
6、在户外体育活动前加入热身,结束时进行放松,保证幼儿的身体不受拉伤、扭伤。活动时告诉幼儿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保证每一个孩子在活动时不受伤害。
四、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纲要》及一些相关资料的研究和参考,直接采用相关成果和总结制定新的成果。
行动研究法。挖掘收集生活中的废旧资源,自制体育器械,并制定相关计划。
调查法。从实际户外活动着手,了解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想法,总结归纳,解决实际问题,并采用好的建议和意见。
经验总结法。教师根据体育活动实践提供的事实,分析、概况体育活动中的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体育实践活动。
五、研究步骤和计划
1、准备阶段(2014年1月——2014年5月)完成课题研究的制定、申报,确定课题组人员分工安排,并着手收集相关资料,学习研究,做好理论准备,并撰写开题报告。
2、研究阶段(2014年6月——2015年9月)根据课题的计划进行研究,制定相关计划,并进行实证性研究,研究内容分为开设课题研究课、讨论、参加课题交流活动。并收集整理好好第一手资料,并且做好中期报告。
3、总结阶段(2015年10月——2015年12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且做好结题报告。
六、预期成果与表现形式
1、小级户外活动体育设计与反思
2、中级户外活动体育设计与反思
3、大级户外活动体育设计与反思
4、幼儿户外活动游戏册
5、自制体育器械及操作手册
6、课题结题报告成果
七、组织机构与人员分配
(一)课题组织机构
课题负责人:张莉 王苏云
课题组成员:贾亚玲屈云张晓霞
(二)人员分工
课题开题报告——王苏云
小级户外活动体育设计与反思——张晓霞
中级户外活动体育设计与反思——屈云
大级户外活动体育设计与反思——贾亚玲
幼儿身体技能达标手册——屈云
自制体育器械及操作手册——张晓霞
中期报告——贾亚玲
课题结题报告成果——王苏云
八、研究经费与设备条件
1、申请者是本园的张园长,对工作尽职尽责,对员工就像自己的家人一般亲切,深受大家的敬爱。本次课题的负责人是本园的教学园长,拥有近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本科学历,小教二级教师职称。参与本课题研究小组成员都是本园的一线教师。小组成员业务水平较高,有责任感,执行力强,身心健康,能为本课题服务,小组成员能明确责任、分工协作。
2、园领导高度重视,亲自负责牵头与课题研究,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
4、我园制定了相关课题管理条例,规范学习、研究制度,使课题研究制度化、规范化、运用激励机制,重奖科研成果,对研究成员评优、晋级等政策倾斜激励教师从参与课题研究及课题研究的奖励推动教师队伍学习的热潮。
课题研究与幼儿园工作相互协调,规划课题研究与幼儿园整体目标相协调;安排研究工作于幼儿园日常工作相协调,做到教育科研同步发展,共同提高。我们也希望能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和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好科研工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