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物理批判(二百一十六)——刘武青与刘文旺
(2021-07-24 06:30:52)分类: 当代物理批判 |
当代物理批判(二百一十六)
—— 刘武青与刘文旺
刘文旺
从理论本身看,刘文旺建立了统一相对论(已全文发表),从我的统一相对论中可以推导出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全部,从而从理论上否定了相对论;从实验方面看,刘武青先生的实验表明:给蓄电池充电,使其拥有的电磁能量增加;压缩(或拉伸)弹簧,使其拥有的机械能增加;加热物体,使其拥有的热能增加。按照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物体的能量增加,其拥有的质量应该相应增加。遗憾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从电磁能、机械能和热能三个不同的角度上同时见到了物体能量增加而质量减少的事实。这就否定了质能方程,进而否定了相对论。此外,从天文观测发现的暗能量、暗物质以及卫星的异常加速现象等都是相对论所不能解释的。这至少说明相对论是有问题的,有人说:“所有反对相对论的人,都不懂相对论。”那就请懂相对论的人帮助爱因斯坦解释一下上述事实吧!
——刘文旺
相对论是一个错误的理论。这一点还是没有足够的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下面,我们在看一看光子与相对论之间存在的矛盾性。
相对论的诞生源于描述光子运动---光子运动速度与光源的运动、观察者的运动无关性,但现有相对论理论的时空观、质量的变化、等都不适用于光子,这是为什么?
我们看如下的分析:
在光子看来这一世界应是什么样子?若用L/=L[1-(v/c)2)]1/2来描述观测到的空间大小,则在光子看来这个世界太小了,所用物体的长度都为零,那么,这时的光子是在哪里运动;若用Δt=Δt//[1-(v/c)2)]1/2则在光子看来,这个世界的时间是凝固不变的,则其振动的周期体现的又是什么?还有这一公式也不适用于描述光子的波长与周期的变化,在地面静止的观测着通过干涉或衍射实验测量了光子的波长为λ,周期为T,则在一个与之有相对运动的惯性系中的观测着看来,其拥有的波长λ/=λ[1-(v/c)2]1/2,周期为T/=T[1-(v/c)2)]1/2,简单的计算就会得出,由于这时的v变为了c,因此,这时的光子的波长、周期都变为零,从能量的角度看,这时光子的能量是无穷大,而波长变为零,光速也就无从谈起,c也变为了零。这不与光速不变矛盾吗?
这样,由描述光速不变得出的相对论钟慢尺缩现象,不适用于光子本身,这一点在现有的相对论中是没有提及的。还有由相对论的质速关系m=m,/(1-β2)1/2可知在光子看来粒子的质量应取发散值,且结合L/=L[1-(v/c)2]1/2可知,在光子看来,世界上的一切粒子/物体都变为了黑洞,则光子会被其经过的路径上的粒子/物体所吸收而不会发生衍射、折射、反射等现象。而此不是事实。
这里的关键是,质量的变化与方向无关;而光子的多普勒效应与方向有关。而且,在同样的运动速度下,两者变化的数值是不同的。
我们知道不同的裂变元素有不同的半衰期,我们在地面上的一个容器中放上适当质量的衰变元素,让其释放出能量来加热容器中的水。当水的温度达到30摄氏度后达到吸热与放热的平衡,温度计的示数是30摄氏度。这时观测者以极高的速度沿着这一加热设备方向运动。这时又会产生疑惑了,一方面,其背离被加热的开水,由于多普勒效应的存在,他会认为,由于他背离热水而运动,因此,水辐射的光子会发生红移,由热学知识λΤ=σ可知,这时水的温度应该下降,另一方面,由于时间的减少,裂变元素的半衰期增加,产生的核能减少,因此,热水的温度应该降低,但实际上其观测不到温度计的变化,这怎么解释那?当其向这一装置运动时;辐射的光子会发生紫移,由热学知识λΤ=σ可知,这时水的温度应该升高,另一方面,由于时间的减少,裂变元素的半衰期增加,产生的核能减少,因此,热水的温度应该降低,但光谱的紫移告诉我们水的温度还是应该升高了,这是一个违背能量守恒的现象。但实际上,其仍观测不到温度计的变化,这怎么解释那?不用假设存在这个裂变元素,就是一盆简单的水,也会得到同样的结果,这怎么解释?
2019年11月17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