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情景剧促进小学生音乐鉴赏力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018-10-31 10:44:38)音乐情景剧促进小学生音乐鉴赏力的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一)理论意义
音乐新课标明确指出:音乐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歌曲之外,也要注意培养它们对音乐的鉴赏力。让学生在学会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基础上,自然而然的从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帮助学生促进自身品味的提升。我认为音乐情景剧是进行音乐教学的有效形式,它能很好地将音乐学习和音乐实践结合起来,将内容以形体化,动态化表现出来,彼此交融,和谐运用。
当前,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方法并不多,教学内容也多以跟唱或演唱为主,课堂内容相对枯燥,学生也可能对演唱产生畏惧感提不起学习兴趣。小学音乐教学并没有关注到学生的成长,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也很难提升。
为此,我提出了“音乐情景剧促进小学生音乐鉴赏力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倡导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应当根据新的教学要求,发挥创新能力,引入音乐情景剧,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在综合教学活动中提升音乐的鉴赏能力。
(二)实践意义
1.
2.
二、课题的界定
音乐情景剧(英语:Musical theater,简称 Musicals),早期译称为歌舞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舞蹈。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
音乐鉴赏力主要是指个体对音乐作品的情感感知以及从中生发出的联想思考。音乐作品从多个层面刺激人们的感官,激发人们的思维能力。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都有所不同,对音乐内涵的感悟也与生活体验有关。
小学生的音乐鉴赏力主要是指识别音乐作品的题材,风格、情绪,能够正确地理解音乐作品,理解到音乐作品所表达出的意境。
三、
通过研究,探索引入音乐情景剧促进小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
四、研究内容
(一)教学中引入音乐情景剧提高学生音乐兴趣的研究。
在开展情景剧之前,可以先让学生接触情景剧的一些内容,比如,情景演唱、唱跳结合、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曲调,分析人物形象等。学生在情景剧中不能一味地按照既定的剧本表演和演唱,必须要突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学生在掌握的基础上,主动演出,发挥创造力,将情景剧演得更加贴近真实,这样才能在自由的环境下积极的发展,提高学习兴趣,产生动力。
(二)小学音乐情景剧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的研究。
对不同题材的音乐情景剧,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剧本进行仿写,改写后进行表演,在一次次的排练中,促进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五、研究方法
1.
2.
3.调查研究法:针对现阶段小学生对音乐情景剧的态度,兴趣等问题,以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调查,整理分析相关数据,提出有效对策。
六、基本原则
在课题的探索与实践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性原则:要从整体目标出发,正确处理好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统一要求与发挥个性之间的关系,把课程作为整体,研究课视为部分,做到目标明确、内容恰当、合理组合。
3.趣味性原则:依据音乐课“寓教于乐”特点,努力做到以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事物出发来确定活动内容,力求新颖、生动、形式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八、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8年5月—2018年6月)
1.做好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和申报工作。
2.课题开题,增强对本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
(2)实施阶段(2018年6月—2019年4月)
1.进行多种途径创设音乐情景剧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力的研究。
2.设计教学、上研究课、写典型案例,写研究论文,上示范课等。
3.发布研究信息,发表研究成果,提交研究报告。
(3)总结阶段(2019年4月—2019年5月)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数据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结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