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竟霞名师工作室
竟霞名师工作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811
  • 关注人气:3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赤壁赋》微课设计——主客问答

(2017-03-11 18:29:45)
标签:

赤壁赋

高中语文

课堂实录

微课

主客问答

分类: 网络教研

《赤壁赋》微课设计

杨梦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从主客问答中体会苏轼关于历史、人生和生命的看法,了解苏轼的儒、释、道精神。

一、师: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说东坡具有耶稣所说的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苏轼的这一精神特质在《赤壁赋》主客问答中体现的尤为经典,下面我们就来赏析主客问答这一部分。

    师:客人在呜咽的洞箫声中提出了三个问题,你们能不能用三个对比来表述问题呢?同学们来讨论一下?

   经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确立如下对比:

1.雄姿英发的公瑾周瑜与樯橹灰飞烟灭的曹操对比。

2.蜉蝣与天地、一粟与沧海人生渺小与自然伟大的对比。

3.人生须臾与长江无穷生命短长的对比。

苏轼也分别从历史、人生、生命三个方面来回答了这三个对比。

二、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怎样看待悲凉回头的历史?

    苏轼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苏轼坦诚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赤壁之战,周瑜取胜,曹操失利,但就整个战争的发起、部署、过程和结局而言,他们都是时代的英雄。《赤壁赋》很有意思,因为可以全然摆脱“你死我活,成王败寇”的帝王思维,而去面向世界,反思历史。苏轼在乌台诗案前后,由“始得名于文章”向“终得罪于文章”的角色的转变离不开他如此的自我排遣。

    师:怎样看待短暂人生和渺小的生命呢?

    苏轼说: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物各有主”苏轼是在告诉我们要尽人事而顺其自然,从小受道家思想影响的苏轼,从清风明月里领悟到了生命常驻的奥妙。他也把江水、清风、明月当成精神的疗养院和生命的避风港。

    师:那么苏轼怎样看待生命短长的呢?

    苏轼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物我无尽”这是一条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物我为一,生生不息。用不着去羡慕江水的无穷无尽,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暂和渺小。深受佛家思想影响的苏轼深知轮回思想的存在,生命完成了一次生死就如同月亮完成了一次圆缺。生生死死,循环不止,生命又怎么会是短暂的呢?今生功业未成,还有来生呢?

三、苏轼写的《赤壁赋》不仅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更是一种人生态度,人格智慧。祈望东坡精神生命永恒,艺术生命永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