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赤壁赋》微课设计——赤壁之景赏析

(2017-03-11 18:29:11)
标签:

赤壁赋

高中语文

课堂实录

微课

赤壁之景

分类: 网络教研

《赤壁赋》微课课堂实录

潘珂丽

导语设计:

师:苏轼的诗文才气贯天,思想博大精深,人格光芒万丈。心系苍生,豪情万丈;在失意时,寄情山水,洒脱飘逸;在悲观时又以佛家道家思想宽慰自己,而变得豁达开朗。赤壁因苏轼的介入才得以完成它的美丽,赤壁赋》也将和这个伟大的文学家一起流芳千古。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赤壁赋》。

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期间,每次游览人们传说的古战场赤壁,都不免触景生情,发出惊世浩叹。由此,中国文学史上就增添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两篇精妙绝伦的散文。他写成《前赤壁赋》时,展纸挥毫写了一幅长卷,这幅长卷写得尤为成功。传到明代,董其昌拜观了真迹,十分倾倒,说苏轼的书法笔力欲透纸背,全用正笔中锋,每波划尽处,常有聚墨痕,如黍米珠。董其昌作过一段著名的跋语:“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也;此书,‘兰亭’之一变也。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这是对苏轼的《赤壁赋》及其书法最为深切而崇高的评价。 
师:请同学们听读课 回答问题
师: 1.第一节描绘 了怎样的景? 此时作者心情 如何?

生:景: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胧,清风徐徐,景象澄沏,如梦境一般。

生:情:“乐”。

师:作者 何处?(用文中诗句回答)
 生:一、良辰:七月既望
 二、美景: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三、豪情: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师: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生: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 

生:作者写自己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但我感觉却有“醉翁之意不在酒”之妙,长江的大气、饮酒吟诗的快感,豁达的情境都使下文悲之情更加浓重和凄凉。 

师:对,作者的这一段描写蕴涵着一种深沉隽永的诗意,一下子把人带进了诗的国土,沉醉在山水风月之中,同作者一起去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义。这种境界和意蕴是过去的赋从来没有表现的。 

生问:老师!“徘徊”是来回走动的意思,而月亮一晚上只能走一次,如何“徘徊”? 

师: 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 我认为这里的“徘徊”是写月亮移动缓慢的意思。 

生:我想是侧面写了作者的心理,他觉得月亮对游人含情脉脉,不忍离去,因而对冰清玉洁的月亮产生愉悦之情。 

师:这位同学的解答把景与情交融在一起了,很好。“徘徊”一词真是一字千钧,体现了苏轼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 

师: 下面我们一边听朗诵一边跟读第一段。注意轻重缓急,读出羽化登仙、飘然世外的欢快之情。 

师:读罢《前赤壁赋》,我们不由地将翻开同有“一洗万古”之妙的《后赤壁赋》。古人认为: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十六字,便似宇宙今日始开。同学们,去欣赏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