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过渡环节有效组织策略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2018-11-03 15:17:57)
标签:
教育 |
课题名称——幼儿园过渡环节有效组织策略的实践研究
负责人:李青
所在单位:西安市高陵区药惠中心幼儿园
一、课题名称
幼儿园过渡环节有效组织策略的实践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九条“科学合理的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中写到:“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这一规定的出台,源于长期以来在片面的集体教育、强制行动大背景下,一日生活中的过渡(转换)环节所背上的种种十分糟糕的名誉。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更延续了《纲要》理念,向幼儿园、向幼儿教师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促使幼儿发展真正成为教育的出发点。要贯彻“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的理念,就要全面了解幼儿各年龄段和各领域的行为发展,重视学习环境的创设,使幼儿真正能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学习,细化一日生活的具体要求,保证幼儿自主与教师安排有一个基本平衡,细化领域内容和建议,努力使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得到具体落实。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过渡环节不仅能起到连接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的作用,同时它和其它环节一样,可以独立地发挥积极的教育价值。可是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幼儿教师往往忽视了过渡环节的作用。在过渡环节的具体组织上会出现过度放纵或高压的状况,这无疑是浪费了过渡环节的双重作用。本课题的研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幼儿教师对过渡环节的重视程度,并为幼儿教师提供一些组织方法参考,最终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过渡环节已成为一日活动中教育幼儿的重要环节,因为在过渡环节中处理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各项活动的有效进行。如果精心设计、灵活指导,科学合理地安排好、组织好过渡环节,最终达到优化一日活动,则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和谐地发展。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朱细文(2004)指出经过适度延长和调整后的过渡环节,其内在的、深层的世界观或工作机制是幼儿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同时思考和同时处理许多事情,并且通过合理的分工,通过有机的分解和衔接,来提高行动的效率。幼儿不必要等到一件事情做完了才能够做另一件事情。经过调整后的过渡环节既保证了不同活动的顺序发生,又保证了整个一日生活外在的和幼儿体验内在的连贯性。其次,《幼儿园一日活动教育细节69例》一书中,为过渡环节组织提供了一些参考策略,如:运用儿歌、故事、音乐等形式组织过渡环节,让幼儿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调节幼儿的身心节奏。
(二)目前幼儿园过渡环节组织和实施的现状和存在如下问题:
五、课题研究的目的
通过对幼儿园过渡环节的组织方法的调查和理论的支撑,探索有效的幼儿园过渡环节组织方法;通过实施有效的过渡环节组织方法,充分利用过渡环节的教育作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通过提供有效的过渡环节组织方法,让幼儿实现自主过渡,减轻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六、课题研究内容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包括生活、学习、游戏、运动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之间存在的过渡被称之为过渡环节。过渡环节也指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介于有明确目标和内容的活动组织形式之间、用于转换的环节。它是一种独特的,同其他环节一样有重要教育意义的教育资源,能和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其他的组织形式之间建立起积极的交流互动。一日生活中过渡环节主要有以下几种:早餐结束后至学习活动开始前,学习活动结束后至户外活动前,户外活动结束后至午餐前,午餐结束后至午睡前,起床后至有组织的活动前等。通过实践,理解幼儿园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的意义;通过实践,发现幼儿园一日常生活中过渡环节存在的问题;探寻并实施合理有效的幼儿园过渡环节组织方法。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章,全面了解有关幼儿园过渡环节的知识内容,
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分析法:在查阅资料和进行观察后,进行分析,发现现象之下的原因;
3.观察法:结合课题研究内容,观察幼儿园过渡环节的实际情况,并进行记录;
4.操作法:结合幼儿情况,实施过渡环节组织方法;
5.总结法:结合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观点。
八、课题研究程序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8年9月——2018年10月)
收集有关文献资料、填写课题申报表,召开课题组会议制定研究方案。阅读相关书籍,了解有关幼儿园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相关知识。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8年11月——2019年6月)
根据制定的课题内容和计划,通过对一日活动的跟踪与观察,发现幼儿园一日常生活中过渡环节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幼儿园过渡环节的组织方法的调查和理论的支撑,探索有效的幼儿园过渡环节组织方法;通过实施有效的过渡环节组织方法,充分利用过渡环节的教育作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通过提供有效的过渡环节组织方法,让幼儿实现自主过渡,减轻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按照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系列的调查并撰写相应的报告,从而进行分析,肯定自己的研究结果。
课题结题阶段。整理总结实践经验,完成研究报告、结题报告,请专家评审编辑课题资料。整理教师日常研究有质量的教育随笔、读书心得、半日活动跟踪感想。根据课题研究需要,在研究过程中将阶段性成果,撰写成系列论文。
九、研究的预期成果和成果形式
十、保障措施
本课题主持人李青,毕业于西安幼儿园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文凭。有较系统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2008年7月参加工作,工作10年,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先后担任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保教主任一职。曾先后两次参与过国家级课题,市级小课题也是成员,独立主持过区级小课题已经成功结题,有一定的研究课题的经验。多次的教学设计、教学论文获得省、市一等奖和二等奖。在本课题研究之前,主持人李青对幼儿园过渡环节有一定的实践研究,并阅读了与幼儿园过渡环节相关的书籍、论文。这为课题主持人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氛围。
201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