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闻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2019-12-23 12:37:58)
标签:
博益智学习网教育考研 |
本文出自来源于博益智学习网,更多相关内容可直接搜索博益智学习网查看
本书是海闻《国际贸易》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严格按照海闻《国际贸易》教材内容进行编写,共分十三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每章的复习笔记以海闻教授所著的《国际贸易》为主,并结合国内其他国际贸易经典教材对各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对海闻教授所著的《国际贸易》的所有课后习题(包括“概念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精选考研真题,补充难点习题。为了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历年考研真题(含“国际商务硕士”考研真题),并提供了详细的解答。所选考研真题体现了各章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联系实际突现当前热点。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打印版,方便对照复习。
课后习题答案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1国际贸易的产生
(1)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含义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又称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技术和劳务交换活动的总称。有些国家如英国、日本将其称之为海外贸易。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又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商品、技术和劳务的交换,它由各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观察角度不同。其中,对外贸易从国家(或地区)角度出发;国际贸易从国际或世界角度出发。
(2)国际贸易的产生
国际贸易产生的前提
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a.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b.出现了政治实体。国际贸易属于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
2.奴隶社会时期的国际贸易
(1)特点
奴隶社会时期,国际贸易的特点主要有:
范围狭窄,多为近海贸易。
商品种类少,比重小,贸易品多为奴隶、奢侈品。
民间自发,政府较少参与。
(2)作用
奴隶社会时期,国际贸易的作用主要有:
奴隶买卖,提供了奴隶社会的支撑作用。
支持了手工业的发展。
货币作用范围扩大,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3.封建社会时期的国际贸易
(1)贸易范围扩大
封建社会时期,国际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大,集中体现为:
在欧洲:地中海沿岸→阿拉伯→意大利→北欧,由南向北扩大到整个欧洲。
在亚洲,以中国为中心,与周围国家贸易扩大。
(2)商品结构
封建社会时期,国际贸易交换的商品主要是奢侈品,手工业比重上升。
4.地理大发现与国际贸易
(1)地理大发现的诱因
欧洲城市的兴起和农业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生产分工,也进一步促进了商品市场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又需要更大规模的贸易。
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和其对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及埃及的占领,从欧洲通往波斯、印度和中国的商路几乎中断,欧洲国家不得不努力寻找新的贸易通道。
欧洲的技术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在造船及其他航海设备方面。
(2)地理大发现
哥伦布率领的西班牙船队于1492年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达·伽马率领的葡萄牙船队于1497年绕过好望角,到达南亚西海岸,打通了欧洲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麦哲伦率领的西班牙船队在1519年经过大西洋,经南美海峡进入太平洋到达亚洲的菲律宾群岛。
(3)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使欧洲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商业革命。
引发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殖民扩张和殖民贸易,推动了洲与洲之间的贸易。
5.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与国际贸易
(1)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促进了生产。
大大促进了交通的发展,铁路、轮船、汽车以及电报电话的应用将整个世界连接成一体,国际贸易变得更加迅速方便。
使世界从单一的农业社会转向以工业生产为主的现代经济。
(2)工业革命后国际贸易的特点
工业革命以后,国际贸易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贸易总额迅速增长。
工业革命使得欧洲各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下降,工业比重大大上升。
工业革命还改变了世界贸易中的产品结构。
6.二次战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1)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战后较长的和平时期;
战后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和20世纪90年代信息产业革命;
经济发展带来的收入增长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变化;
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改善。
(2)战后国际贸易的变化
国际贸易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大大增加。
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重要组成部分。
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流向,“北北贸易”取代“南北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模式。
区域性自由贸易迅速发展。
(3)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
1973年前,国际贸易发展迅速。
1973年后,滞胀出现,国际贸易发展减缓。
贸易商品结构变化,主要表现在:
a.初级产品比重下降,制成品比重上升;
b.制成品内部,化工产品增长最快,其次是机电产品;
c.初级产品中,粮食、燃料增长速度较快。
国际经济组织方面,诞生了GATT。
国家干预增强。
二、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1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重商主义
(2)古典贸易理论(绝对优势学说和比较优势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