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要脸,树要皮

(2019-01-01 16:52:47)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笔

人要脸,树要皮
人在旅途

 

打小在家教极其严苛环境中长大。

外婆是我的唐僧,我是她的孙悟空。她荣耀的祖荫是时刻掣肘我的紧箍咒。入学时起,我就以天资聪慧为人称道,名声在外。

这些传到外婆耳中,她嗤之以鼻。撇撇嘴“你们家什么时候出过读书人呐?托我屋福差不多”。那时幼小心灵蛮受伤。心想:您这老太婆就是事儿多。想法子鸡蛋里挑骨头。好的要么姓李要么姓王,坏的都姓胡。

当然,她老人家骄傲有理有据:李家与王家以读书人著称。她祖父是前清贡生,叔父是国民党部队参事,父亲是桃李天下的私塾先生。到她儿女一代,一屋子教书先生或医疗系统工作者,亦有教育部门官员。但于她传统意识里,已属家族门风在败落。一代不如一代。

一所小学校长(二舅)到外婆面前都唯唯诺诺。我算比较异类——母亲不敢顶撞她,但我从小就敢。用她话说“吃了熊心豹子胆,天不怕地不怕”。

但我顶撞外婆时,她不仅不气,反而哈哈大笑,用激将法激我“顶嘴没事,愿你将来有出息。你大舅那么有威信,几十岁的人,听我训斥哼都不哼一声。你倒比他还出息不成!”

中学教员的大舅,其貌不扬。但在学生中威信极高。台下两个班百来号学子,他在讲台上轻咳一声,下面立刻鸦雀无声。弟弟在镇中读书时,老师不喊他名字,而是“王开文(大舅名字)外甥”。大舅才一米六多个儿,却能让一米八学生服服帖帖。我很是佩服他这魄力。

外婆动辄搬出她父亲:家风严正,治学严谨。在学堂里,时常用戒尺打学生手心。这等场景,惟在鲁迅先生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里提到的曾就读的三味书屋才有。然离我生活却如此之近。

“人要脸,树要皮”这是老李家传到老王家的家训。在这氛围下,也驯化了我正直品格。凡事有一说一,绝不扭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惟独不必矫饰什么。

我原先年幼,常觉外婆小题大做或危言耸听。但年长后才知:都有事实可循,她所提及的读书世家荣耀,在《黄梅县志》上有据可考。

并无消费家族祖荫陋习。一是觉自己姓胡,从母亲“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理念,在李家或王家面前相形见绌;二是觉人生尚未施展抱负,小成绩不过是小鼻子小眼,小家子气不值一提;三是觉人生自负盈亏,不必活在他人光芒中。

人比人,那就没得活。大一岁老表是一名同声传译员,小一岁的是医学博士。

但扯虎皮拉大旗者从来有之。譬如高晓松,一遍又一遍提及他外婆与林徽因女士是一个院里的邻居。惯见坊间爱拉扯者,是将著名作家张爱玲绑缚李鸿章。

那又如何?家族荣耀未体验过。回溯思忖,惟有黯然。人是人,我是我。时也,命也,运也。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棵树。只不过,有些长成嘉木,有些变成废柴。就禀赋基因继承一说,越来越认可外婆。

泥腿子怎么可能基因突变,一下子斯文周正起来!赖暴力抢劫上位与温润的百年家族,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修正、稀释、涤清骨子里的粗鄙,并非一日之功,更无以一蹴而就。

凡事叩问因果。是非因何缘由而起?何人先按捺不住蠢蠢欲动,动心僭越边界冒犯?是就是,非就非。没有似是而非含糊其辞言辞闪烁这回事。清晰还原是非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私以为:此系一个人行走于世的基本自律品格要求。务必吱声坦承。倘一直佯装糊涂,他人自然不必违心伪谦恭。若言读书,如倨傲实在无必要恭称如许多人 “老师”。吾之陋见:人之品德远甚于才华要义。

常言道“文如其人”。恪守边界,分寸不逾。盖认可人品,故以文会友不亦乐乎,打心底谦卑尊一声“吾师”。

读再多书,说到底还是要学会如何为人处世。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也就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古希腊菲尔德神庙的柱子上刻着亘古不朽一句话——认识你自己。

 

于杭州,20190101/16:5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晶莹若雪
后一篇:镜子的启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