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短评《人生》

(2019-08-19 19:20:37)
标签:

人生

路遥

文化

分类: 读书与写作
短评《人生》

我是先看的《平凡的世界》后看的《人生》这两本书堪称路遥的不朽之作,总体上讲都是写关于陕北农村和城市之间,男女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好人”与“坏人”之间的一系列矛盾故事。在我看来《平凡的世界》可以看成是《人生》的加长版,无论是故事架构,叙事手法还是人物塑造,场景设定都具有许多相似之处。

《人生》的创作时间比《平凡的世界》要早,可以说是《平凡的世界》前奏。故事内容通俗流畅,没有过多的弯弯角角,叙事结构简洁明快,朴实自然,贴近生活,有很强的阅读性。我几乎是用一口气看完的,后来,我又看了电影版的《人生》

在整篇作品中,高加林是小说的灵魂人物,也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所有的矛盾点都集中在了他一个人身上,可以说高加林是个多重性格结合的复杂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无疑是那个时代当中,有理想、有抱负、有志气的好青年代表之一,只不过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和命运面前,栽了几个跟头而已。对于高加林来说,我们很难用好人或者坏人去形容他、评价他,也不能用失败和成功去衡量他的人生,毕竟他才二十四岁,还是一个很有前途的青年。但是,作为一个抱有远大理想的有志青年,在面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时,往往经受不起物质和利益的考验,导致自我迷失,这也是许多年轻人容易犯错的一点。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故事,正是想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定谨慎而行。我也相信,经过这些历练高加林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另一个核心人物是刘巧珍,刘巧珍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她淳朴善良,真诚美丽,知书达理,几乎没有缺点,唯一的不够完美就是“没文化” 但是,这丝毫没有掩盖她在这部小说中的光芒。在她的身上能传递出真善美的东西,她虽然生活在农村,没有上过学,她说:二姐没有念过书,但心里喜欢有文化的人,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她对文化人的敬重,她对高加林如痴如醉般的爱,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是真实的,也是真诚的,不惨一点假;她的善良,处处得见,在高加林无情的抛弃自己时,不抱怨不埋怨,流着泪默默离开,即使在高加林落魄的回到村里,她还在劝她大姐为高加林着想,不下井落石,一心只想帮助别人,她是如此的善良;她的美,天然的美,不仅美在外貌还美在心灵,不管命运怎样作弄她,她都自始至终没有丢掉尊严,这体现在她对高加林的爱上,更表现在她出嫁时要求按老规矩来,与黄亚萍比她善解人意,不任性不自卑,拿得起放得下,敢做敢爱,这是有尊严的美。在《平凡的世界》中田晓霞的人物形象与此有几分相似,可惜作者让她牺牲了,这也许就是人生吧,总有不如意的事情。

事物的发展总是在矛盾中进行的,前进的动力来自于矛盾,也只有在矛盾中才能发现事情的本来面目,文学作品也不例外。作者试图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巨大差距,去揭露社会在前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加以改革;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去反映人物起伏不定的心理状态,从而使人得以历练;用善良与丑恶的强烈对比,去挖掘人们内心最真实的另一面,从而暴露人性的弱点。在《人生》这部作品中这些个对比,有时比较强烈,有时又很模糊;比如高加林离开土地,回到土地,又离开又回来,城市与农村,城里人与农民之间等等这样的对比就比较强烈,有针对性;像高加林对巧珍的爱,对黄亚萍的情,就显得很模糊,分不清对与错;理想和现实之间也是如此,有时模糊,有时强烈,一个小小机遇有可能改变人的一生,一点意外或者说一个波折,就能使命运得以反转。

文学作品正是有许多不确定性,有这样或那样的对比,才具有艺术性,让人们在阅读时才会深陷其中,其实,人生的道路何尝不是这样。我们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要体会和感知人生的酸甜苦辣,命运的多舛不羁,从而在现实中砥砺前行。短评《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夏末雨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