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好生活,读懂人生

(2018-11-24 15:46:07)
标签:

读书

看电影

爬山

做家务

自律

分类: 杂谈


过了“小雪”节令,白天变得异常短暂,天亮的晚,夜来的早。

漫漫长夜难以入眠,黎明时的被窝又特别的粘人,谁都知道应该早睡早起,可是偏偏做不到。人是有惰性的,懒又极具传染性,不好的生活习惯总会有一堆的理由来骗自己。谁都知道这样不好,可就是改不了,就像抽大烟,越抽越上瘾,最后不得不以命相搏。

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一个高度自律的人,难,非常难。为什么?因为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呢?因为大多数的人都是这个样。

这是一种从众现象,也叫被动接受,被动接受时间一久就会变成积极主动,积极主动容易习惯养成,一旦习惯形成很难改变。

还有一种现象叫好奇心。人的天性里具有对一切未知事物充满好奇,想一探究竟的欲望和冲动。假使知道事情的结果或者说曾经经历过,就会失去兴趣,就像恋爱一样,刚开始时充满激情,一过热恋期感情趋于平淡,自然会出现各种问题。凡事,在这些不断增长的好奇心的驱使下,欲望会越来越强烈,随之会产生焦虑、烦躁不安,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智能手机的各种功能正好符合这一要求,所以才会出现,开始刷手机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停的现象,当然,时间也会随之快速流失。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生存压力大,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容易忽略精神上的需求,或者说,精神世界相对滞后吧。精神上的空虚会使人产生迷茫,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甚至是悲观厌世的情绪,一旦被这样的坏情绪所控制,是非常可怕的。

有人将这种现象归结为信仰的缺失。是不是呢?我觉得不全是。信仰是一个人由内而发、从一而终的对某种力量或者思想的信任和敬仰,是内在思想和外部行动高度统一的结果。

自古以来,中华文明不缺信仰,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处处有我们可信赖和敬仰的东西,比如儒家文化、道家思想、唐宋诗词元曲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传承。

当然,作为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当前的生活质量和水平,特别是物质方面,比如房价、物价、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等。可是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基础的一项,便是身心的健康。

精神世界的空虚不代表就是信仰的缺失,身心的健康才是解决精神空虚最好的良药,所以要保持身心的健康,才能避免对人生的迷茫和无奈。

身心的健康包括两方面,一是身体的健康。拥有健康的体魄需要从方方面面入手,其中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保证这一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比如要早睡早起,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有规律的生活等等。刚开始目标不要定的太高,要循序渐进,特别是抽烟喝酒应酬比较多的人士,先从戒烟少酒开始,能不参加的无用饭局尽量不参加,有意试着减少烟酒的摄入量,主动回家承担家务。另外,改变原有的坏习惯,慢慢适应晚上早点上床休息,放下手机,试着阅读一本书或者培养一项兴趣爱好,哪怕是简单地跑步锻炼,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是心理的健康,心理的健康相对身体的健康还要重要。万事杂念皆在心中,外部的因素只是表面现象,真正心里健康的人是不在乎一时的得失,不会因为某种挫折和失败而心灰意冷,丧失意志和勇气的,他们永远是胸怀坦荡,斗志昂扬;相反心理素质低下,心理不健康的人才会处处怨天尤人,牢骚满腹。怎样才能有健康的心里,这需要长期的培养和磨练,在遇到困难时,学会理性面对,要考虑到事情的最坏程度,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不能一味地的去抱怨,也不能一蹶不振,要有信心,不气馁,敢于面对和接受。学会用宇宙的观念去面对人生的不易,想想我们与浩瀚无垠的宇宙相比,是何其的渺小;另外还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用心去观察身边的点滴,学会拥抱大自然的一切;不妨使自己的节奏放慢些,试着找回曾经的初心。

身心健康的养成,是在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下建立起来的,这是一种素质,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在于具有高度的自律性。

培养一种好习惯难,放弃却很容易;学会高度自律不易,慵懒散慢轻而易举,这一切完全取决于你。

想过不一样的日子吗?想有不一般的经历吗?想走不平凡的人生吗?

就从阅读一本书,看一场电影,爬一次山,看一次父母,吃一次粗粮,做一次家务开始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