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姐的#故事#

标签:
环卫工尊严奉献城市的美容师 |
分类: 小说 |
http://s1/mw690/006DBhpyzy7hqhv1iE0c0&690
寒冷的北方小城,晨雾弥漫。
昏黄的路灯下,张姐身着带反光的米黄色劳保服,脖颈上裹着浅灰色的围巾,脚穿一双紫红色的旧旅游鞋,双手紧紧的握着扫把,她仔仔细细,一步一步的打扫着属于她的管辖范围,从平安大街到幸福路,大概一千五百米的距离,包括人行横道和沿路的绿化带,这段“卫生区”是她一周前刚刚接手的。
张姐,四十六岁,一儿一女,丈夫和她所在的供销商场十二年前因城市改造卖给了房地产商,从那以后她与丈夫失业了。按政策的条件她符合“公益性岗位”的要求,通过审核她来到了环卫大队,这一干就是十年。
十年间,她几乎踏遍这座小城的角角落落,也见证了小城的点点滴滴。
记得前年,小城要创建“文明城市”一连几十天她与环卫队的二百多兄弟姐妹,不分昼夜连轴转,进小区,到广场;白天修剪花草树木,夜晚淸扫垃圾,一个烟头,一小片纸屑,一张小广告……他们都不放过;得益于所有人的辛勤劳作,无私奉献,终于,最后的评选顺利通过。
有一次,由于清运垃圾的车子出了事故,没有及时赶到垃圾堆放点,她一等就是几个小时,直到另一辆开来,干完手头的工作已经是午夜时分了。她拖着疲惫的身体独自一人走在空旷而又寒冷的大街上,莫名的伤感一时涌上心头,两眼噙满了泪水。正当这时,路边的绿化带中传出一声微弱的呻吟声,她走上前去发现,一个喝醉酒的中年人男子趴在地上,衣衫不整,满身污秽。善良战胜了恐惧,她叫来了出租车,不仅把他送回了家,还替他付了车钱。后来那人找到她非要重金感谢,然而她只收了车钱。
还有一次,她在一个小区门口清扫垃圾时,无意中捡回个纸箱子原本想当破烂卖,可没想到里面还有个牛皮纸做的袋子,打开袋子的一瞬间她惊呆了,袋子里竟然有一张十万元的存折,还有一沓旧版的人民币。她把这一切告诉丈夫时,两人毫不犹豫的走进了街道派出所。事后,失主又要重金感谢,又被她婉言拒绝了,不过那面“拾金不昧”的锦旗,她答应收了下来。
环卫队的工资低,活又重,很多姐妹干着干就离开了。很多人离开的原因不是因为工资和所干的活,而是憋屈。众所周知,一提起环卫工许多人会嗤之以鼻,会觉得社会地位低下,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事实也确实如此。有天傍晚,一个姐妹在商场门口骑着垃圾车不小心剐蹭到了一辆高级轿车,车主一看是一个环卫工,开口就是满嘴脏话,什么贱人,什么破扫大街的……,幸亏周围好人多,待队里的领导赶来赔了钱才算了事。张姐又何尝不清楚这件事情背后所受的委屈,尽管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
张姐是个热心肠的人,又乐善好施。每当小区和单位里有公益事业要做,她总是毫不犹豫,每每能看到她忙碌的影子。谁家有事,谁家孩子放学不回家,谁的车子堵住别人了,谁家需要帮忙……;那个姐妹生病了,那段路没有打扫,那个花坛需要浇水……只要她知道都会主动伸手。几天前,小区门有只被撞伤的流浪狗,张姐看到后把它抱回了家。为此,丈夫还跟他生了一顿气,好在孩子们没在家。
说起自家的日子,张姐挺不容易。丈夫在原来的供销商场里买过文具,失业后,在靠近学校的旁边租了间小门脸,开了个杂货店,补贴家用。两个孩子渐渐长大,家里的开销也日渐增多,凭她和丈夫微薄的收入,日子过的捉襟见肘,说起来有些寒酸,就是脚上的那双旅游鞋也是孩子穿过的。张姐的妹夫是个坐机关的领导,有专车,妹妹开着一家美容院,生意还不错。妹妹看到姐姐如此辛苦,一直想让张姐到美容院帮忙,也好照顾一下。每次提及此事,不知道为什么张姐都借故岔开话题。也许是因为不愿领妹妹的情,也许是她觉得这几年在父母那边妹妹一家在钱财上付出的相对多一点,还有就是,几年前政府要建经济适用房,妹夫帮忙报了名,又借给过钱;依张姐的性格看,大概是此种种原因吧。
张姐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不便一一透露,但这样一份工作,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集体,值得我去尊重,因为平凡而伟大。
工作不分高低贵贱,只有分工不同。我们走在宽敞的大街上,整齐的花草树木随处可见,公园、广场、街头,每一处的干净漂亮无不体现了这群人的辛勤付出,她们无愧于“城市美容师”这个称号。
我为什么会如此了解张姐,了解她们;因为她们的故事就真真切切的发生在我身边,还有,因为“她”是我的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