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字路口向左还是向右,你定!

(2017-06-08 10:49:19)
分类: 杂谈

高考,对于一个从来没参加过的人来说,谈起这个话题,我自认为是没有发言权的。

在梦里,多少回我一次次的踏进,曾经就读过的学堂里,也无数次的幻想着考试时的情形。

青春是短暂的,也是美好的,高考,无疑是青春里最值得珍惜和回忆的一段重要人生经历,一旦错过将遗憾终身。

人生处处是考场,从小到大,我们就在各种考试中艰难地前进着。我没有参加过高考,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紧张激烈,刺激的气氛,从身边的人和事中我却能真真切切感受到这一过程的不容易。

如果把高考当成一场简单的升学考试,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恢复高考,到今年高考整整走过了四十个年头,这期间正是这一制度的实施,才使得千千万万的人们,有了更大的机会,特别是寒门出生的学子们更是受益匪浅。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高考,靠拼爹,靠背景有多少机会是留给我们的,这其中的道理,不用过多的赘述。

很多人都在强调一个理论,“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没有参加高考而获的成功人士,大有人在,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当然,这方面的实例不胜枚举。但你不能否认的是,经历过高考而成功的人,要远比没有参加过高考而成功的人多的多。从这方面讲,与其说高考是一场重要的考试,不如说,高考是更容易获得成功的一条捷径。

从古至今,在相对太平盛世的环境中,无数的贤能高才,仁人志士,达官显贵是通过科举制度而飞黄腾达。这其中既有开创伟业的丞相大夫,也有挥毫泼墨的文豪大家,更有无数的科技先锋,他们大都是经历过严苛的考试而走向成功的。可见,考试对于人生而言的重要性,它在古代不仅是选官,用官的最低门槛,更是社会生存必杀技。

现代社会,考试不是选贤用能的唯一标准,但就目前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这一制度,至少现阶段是难以被其他形式所取代的,所以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我们来说,既没有背景,又没有颜值只能是努力,努力、再努力了。

人生有很多选择,有很多道路可走,至于那条是可行的,谁也没有先见之明,每个人的成功又不可复制,但高考绝对是人生中最大,最难、最容易迷失方向的十字路口。走好了,不见得是一帆风顺,但走不好,绝对是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的。凡经历过的人,都会觉得这一过程是值得的;还有一种感受更值得珍惜,那就是前一秒还在一起生活和学习的一帮人,后一秒就各奔东西,有的走进了理想的大学,有的步入了社会,还有人选择了从新开始,无论怎样,一旦分别或者说离开,以后的人生将会大为不同,这种经历,我觉得比考试本身更重要。

纵观,当今社会的各类考试,无论是参与的人数、规模、还是影响力都不能与之相比,可见其重要性。由此,才会出现像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这样的超级学校。社会在无形之中,把我们引入了一个,全民参与高考的氛围中。这不仅有历史文化的原因,也是国情,社情的真实写照。

不过,我倒是觉得,可以把高考当成是一场盛宴,一场轻松的学习盛宴,不必兴师动众,搞得人心惶惶。其实,这场盛宴从你踏进校门的那天就开始了,至于能不能善终,不在乎这几天的努力,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稍长一点的学习过程,知识的积累需要过程,高考就是检验这一过程的“利器”,怎样能经得起“利器”检验,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很多专家学者,虽然一直在呼吁要改变“一考定终身”的规则,但离这一目标的实现,还是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

至少现在,我们还得或者说只能,靠自己,父母、老师、学校、社会都是旁观者,也唯有自己才能把握,因为它关乎你的将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