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意外事故

(2017-04-06 09:01:10)
标签:

安全事故

城市与农村

逃离

分类: 杂谈


清明节回老家祭祖,村里的一位年轻人,在一起煤矿事故中不幸去世了。走时正值壮年,且上有老下有小,是家里名副其实的顶梁柱,噩耗传来一家人哭成了烂泥,全村人无不感到惋惜,昨天还微笑着生活着,今天就阴阳两隔。灾难面前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不堪一击!

对于死者来说,百万埋葬费是最大的安慰,对于艰难的生活来说,这些钱只能看不能花也经不起花,对于家属来说,钱财远没有生命重要,但只能面对。


近年来,农村意外死亡事故时有发生。随着城镇化脚步的不断加快,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在城市聚集,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头脑灵活的逐渐在城市安了家,一些不愿走向城市或者说没有能力走到城市生存的困难家庭,只能是默默坚守。


工业化,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进步,农业生产对人的需求也没有原来那么迫切了,守住原有的一亩三分地,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生活的必需。农闲时外出打工就成了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无奈之举,又受文化程度,自身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只能干一些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没有任何保障的苦活,累活。一旦出现事故,对于企业、老板们来说,用农民工,临时工要比正式工或者城市人好处理的多,且没有后顾之忧,其实这是社会畸形发展。


多年来,中央在三农问题上下了很大功夫,比如,减免农业税,提高粮食直补;取消户籍限制,帮助农民工讨薪;鼓励搞乡村旅游,建设美丽乡村等等一系列措施。总的来说确实给农民带来了很多实惠,但跟城市居民来说还相差甚远,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贫富差距仍然很大。


一面是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经济越来越发达;一面是农村人口逐渐变少,经济永远的欠发达;尽管政策比城市宽松,环境好,雾霾少,不堵车,不限号但就是吸引不了人,特别是吸引不了人才,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矛盾中。


“逃离北上广;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等现象看似对城市生活的远离,但实际是一种调侃。真正学业有成,有理想抱负的年青一代,扪心自问谁愿意去农村,谁又能扎根农村?就连农村出去的,要不是父母健在恨不得这辈子再不回去。城市背后的强大资源优势,促使更多的人宁愿在城市中艰难打拼,承受着高房价,高物价,就业带来的压力,也不愿意回到农村,这就是现实的无奈。


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之间永远横亘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鸿沟的背后意味着生活习惯,生存方式的不同,以及生产利益所得的分配不平衡等现象。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值得深思。对于有着十四亿人口的中国来说,农民还是占有着大多数,走城镇化道路是一条解决途径,但如果把所有人都迁到城市来生活那是不可能实现的。怎样控制城市发展规模,防止城市病的继续蔓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让更多的人愿意留在农村,让农民也像市民一样享有平等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社会保障服务。是解决社会不公,减少贫富差距,化解城乡矛盾的关键。


某个意外事故的发生都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其背后折射出的是社会在进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也是难以避免的,这一过程是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必经之路。如何降低此类问题的概率,要从社会的方方面面着手。相比而言,发达国家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可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减少更多的意外是有益的。但就我们的国情而言,只有多关心基层,多向农村,农民倾斜更多的政策,多为广大的老百姓想想,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母亲
后一篇:香椿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