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论第一章构成法则:第一节简单构成法则(二)

二、矛盾事物的构成法则
矛盾事物的构成法则,包括矛盾结构、关系法则,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变法则,有了这些法则我们才能够构建矛盾事物的辩证符号模型。
1、结构法则:两味一体
例1、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 第十一章》
译文:三十根辐条从轮集中到毂上,正因为轮毂实中有虚,才起到车轮转动的功用。抟揉黏土烧制器皿,正因为器皿实中有虚,才起到盛物的功用。开凿门窗造房屋,正因为四壁屋顶实体提供了一个虚的空间,才起到人居住的功用。所以说,有形的实体以某种形态为人们提供便利,恰恰是因为实体中的空虚发挥了某种功用。
例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他两个人中,必定有值得我学习当我老师的人。我选择学习他的优点、长处等好的正面,而对于他的缺点、短处等不好的反面,则引以为戒或加以改正。”
例3、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私其所积,倚其所私。——《荀子·解蔽》
译文:人们认识上的通病,往往是局限于某种片面的认识而看不清全局。这是因为偏爱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仅仅把自己某方面掌握的知识作为依据所造成的。
2、关系法则:两色一统
3、等同相变法则:三相两态
4、符号模型:两位一体
例1、“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金刚经·如理实见》
译文:佛说:“须菩提!你想一下,能凭佛的身相见到如来的法身吗?”
须菩提回答说:“不能,世尊。不可能凭佛的身相见到如来的法身。”
“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所说的身相,也就是非身相。”
佛告诉须菩提说:“凡是一切有形的身相,都是虚妄暂时的。如果把所有身相都看成是非身相,就见到如来的法身了。”
例2、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坛经·行由》
译文:人本性善根有两种,一个是常,另一个是无常。佛性即非常,也非无常,所以佛性是不会断绝的,这就是不二的佛法;人的行为,一种为善,另一种为不善,佛性既非善,也非不善,这就是不二的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