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秋娃65
秋娃65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120
  • 关注人气: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州地质博物馆参观记〖16〗

(2023-07-29 20:53:33)
标签:

历史

---记得在上个世纪的7090年代,在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中国家庭的 墙上都或多或少地贴上一张或几张中国地图或者是其本人所处省或直辖市的地图,但是进入本世纪以后,再到这其中大多数人的家里去看,其中绝大多数的家庭的墙上,早就没有了在上世纪时家里所拥有的纸质地图的安身之地。虽说造成这种状况有多种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因为从本世纪起,随着以卫星,无人机为代表的高测绘技术进入地图制作行业,各种以这些技术平台所拥有的高技术制作的地图测绘成果不仅仅可以用来制作最为常见的纸质地图,而且还因为现代通信技术的进步成果之一的智能手机的大规模普及而使得大量的地图测绘成果被制作成了电子地图的形式进入了了每个人手中的智能手机之中,这些被制作成手机应用程序的电子地图,其覆盖范围以及使用的方便程度绝对比通常贴在固定位置的纸质地图要强太多。而这种基于手机这种通信终端对于电子地图以及其它应用程序的普及。也使得手机从一个个人通信工具进化成为了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进行生活和工作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个人信息处理工具。这种因为测绘技术的飞速提升而带来的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将会使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远相伴,永不止歩。                                                                              --在地图测绘展厅中参观完毕,最后一个展示大厅--贵州的土地管理主题大厅就在眼前,按照基本定义,土地管理就是国家为调整土地关系,组织和监督土地的开发利用,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而采取的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的综合性措施。而贵州因为在明代以前因为是土司统治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地方政府来代表中央政府行使土地管理执法权力。直到明朝永乐年间正式建省。贵州才有了一个正常实施土地管理制度的环境,但由于当时有相当一部分的地方仍然实行的是土司治理。因此就土地管理制度而言,大明朝廷对贵州实行的是土流并治。即土司的土地生土司政权自行管理自己所拥有的"苗田〃,地方政府管理其治下的土地。具体来说,地方政府管理官田,民田。对民田实行的仍然是在全国范围内所统一执行的一条鞭法。它指的是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少收取赋税。按照田亩纳粮的政策。"到了清代,其土地管理制度在前期与后期均有所不同。具体说来,就是在雍正元年之前,清廷对贵州的"民田〃和"苗田〃实行的是 征收土地税和人丁税的政策。而从雍正二年起改为"摊丁入亩〃的制度,即政府废除人头税。只是根据田土大小征收田赋,地外无征。到了乾隆时期,因为已经废除了土司制度,所以对于之前由土司管理的苗民则予以免赋,只服徭役的政策.从结果来看极大缓解政府与苗民的社会矛盾.                                                                                           ---在明清时期的贵州,除了因为土司制度而存在的苗田,以及地方政府管理的官田和民田外,还存在着一种因为军屯制度而存在的军田。这种制度源于屯戍,贵州因为地处偏远,山高路险,运粮艰难,故明廷自洪武十五年起开始在贵州兴屯设卫,实行军屯制度, 大致每卫5600.卫所官兵皆给予土地,发给种子,耕牛,农具,以百户为单位建立屯堡进行耕种,按照规定交纳屯粮。驻军平时耕种,战时岀征,士兵按户被授的田土,按章承袭,永为世业,但严禁买卖与租佃.这种制度在运行初期客观上起到了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积极作用。但是因为这种制度与日益发展的地主所有制经济不相适应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在明末至清初时期`逐渐走向了消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