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学:有趣的石头(教学反思)

(2018-03-22 10:04:33)
标签:

教育

     《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活动一开始,我就以一个小游戏导入,请孩子们从“百宝箱”里摸一摸,孩子们对此都特别感兴趣,都想上来摸一摸。第一个上来摸的孩子由于不知道宝箱里放的是什么,又好奇又紧张。当摸出是石头的时候,孩子们都很兴奋。接着我就请孩子们把宝箱中的其他石头也摸出来,当我问:“你是怎么知道它就是石头呢?”孩子们通过已有认知和刚刚的体验会自然而然地总结出石头的特性:硬硬的、凉凉的。在此基础上,我请孩子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操作探索,采用摸、看、滚、掂等方法,从颜色、形状等方面来感知石头的主要特征不过我发现有的孩子往往会自己拿一块石头就一直拿着不放回去了,也不和别人交换,这些情况我事先预想到了,所以操作前也交代了要求,但是这种情况还是出现了,所以我再次引导幼儿观察好了一块石头就和别的小伙伴交换,对比看看有什么相同或不同之处,孩子们这才开始交换起来。总的来说,孩子们还是能够通过摸、看、滚、掂等方法进一步了解石头的主要特征,不过也比较局限,孩子们最容易看出来的就是石头的颜色各不相同,有的深,有的浅;形状也各不相同,有的椭圆,有的比较尖。除此之外,没有小朋友说到石头的触感,经过引导,才总结出有的石头比较光滑,有的石头坑坑洼洼,有粗糙感等等。有的小朋友带的“石头”本身就有已经加工过的工艺品、砖头等等,所以我请小朋友将石头和砖头相比较,使孩子们进一步巩固对石头的认识当我问:“石头有什么用途?”的时候,孩子们的回答还是很丰富的,有的说可以铺路,有的说可以造房子,有的说可以造房子,还有的说可以做成工艺品、可以放在鱼缸里等等。正好有小朋友带了加工过的石头工艺品,我便请孩子们看一看、摸一摸,相互交流,拓展知识,孩子们都很开心。不过活动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孩子喜欢重复别人的回答,虽然我引导幼儿要有自己的想法,可是效果不大,有求异思维的只有个别幼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我的引导还不够到位灵活,可以对有独特想法的幼儿予以表扬,鼓励其他幼儿学习;二是孩子们的认知比较狭隘,生活经验欠缺,应该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契机,丰富幼儿经验。见得多了,认知得多了,也就说得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