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教学)案例——大班数学活动《找规律》

(2017-04-27 20:20:29)

教育(教学)案例——大班数学活动《找规律

禹城市实验幼儿园   张寅

     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众彩纷呈、千变万化,但它们都有内在的规律。大班的孩子虽然处于前运算思维阶段,可是在他们的生活空间里,常常了解或发现一些规律。《找规律》活动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要求孩子思维灵活,需要孩子先感受再发现,才能理解规律,而这些要求单靠老师的讲解显得收效甚微。针对这个情况,在平时的小游戏中,我让孩子通过观察来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一些规律,激发他们创造简单规律的兴趣,感受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一、案例现象: 
    在数学活动《找规律》中,根据图形原有的排列规律,引导幼儿观察原有的颜色图形排列规律,根据规律接着涂色后面的图形;也会幼儿一边念规律一边操作;大部分幼儿能很快的找出图形的规律,也有部分幼儿涂好一处图形再让他们涂下面就不知道涂什么颜色了。孩子们的这种表现让我觉得规律对大班孩子来说还比较抽象,它是比较意识的东西,要求孩子有灵活的思维,需要孩子自己去感受去发现去理解,光靠老师一味的帮忙点拨甚至告诉答案是根本行不通的。针对这些情况我特意设计这次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发现感受生活中的规律美,来激发自己创设简单规律的欲望,感受规律在生活中的运用。 

二、案例分析: 
 这次活动中,我先了设计最简单的按颜色找规律出示图片1http://s12/mw690/006Ci0J5zy7aDogknjR4b&690

让幼儿自己去观察发现,孩子们能很快找到一的现象,并很快完成了涂色,我及时告诉他们这样一的现象就是这圆形的规律,叫AB型规律

其次,出示图片2

http://s6/mw690/006Ci0J5zy7aDoiFTSta5&690逐步深入难度让幼儿找出ABB型规律;

出示图片3

http://s2/mw690/006Ci0J5zy7aDoqX15ve1&690

找出ABC型规律的动作,幼儿寻找规律并接着往下做。在活动中,老师首先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通过寻找交流猜测和验证各类型的规律,给他们更多操作和探索的空间和时间。
三、具体措施: 
  1、游戏式的学习方法是孩子们最容易接受的,观察完图片中的规律后,我又出示妈妈头像妈妈脖子上有一串蓝绿相间的项链,可是还没有完成,想请你们帮忙,项链中藏着一个秘密,谁先找到秘密就能很快完成。 
  2、出示一串自制的一红二黄规律的风车,让幼儿找出ABB型规律。通过寻找交流猜测和验证能很快明白一红两黄的规律,这时老师也是及时归纳出ABB型规律,幼儿的思维得到升华。 
  3、我利用孩子们熟悉的游戏来做动作,老师做有ABC型规律的动作,幼儿寻找规律并接着往下做。如:石头、剪子、布、石头、剪子、布……石头,让幼儿猜猜接下来的动作。幼儿感到亲切,并能感受到规律还用于我们身边的游戏。让孩子发现并概括ABC型规律,孩子能通过自我检查,不断交流调整,在欣赏交流中还能感受到规律给生活带来的美,激发了他们学习和运用规律的愿望,从最简单的AB型规律到ABB型规律到ABC型规律,孩子的发展也得到了层层递进,思维也会变得更灵活。

4、幼儿发现了按颜色排列的规律后,我决定让幼儿自己动手创设简单的规律,如:形状、大小、长短、高矮观察其中的规律存在,逐渐过渡到动作拍出的规律,为幼儿认识规律加深了难度。

     在教法上我采用多层次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活动中幼儿兴趣很高,参与的欲望较强。幼儿通过观察去寻找规律,用动手操作去发现规律,用动作去体现规律,用各种感官去变现规律。幼儿在看、说、动、做中思维十分活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