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字母表示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16-11-09 22:14:33)分类: 教学设计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字母表示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教材61—62页部分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的探究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培养符号化思想,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抽象过程,会用字母表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从具体问题情境抽象概括出用字母表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理解字母表示数及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以字母导入课题,引入字母在生活中可以表示什么?在数学中见过字母吗?导入课题。
(本环节设计,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自然引入字母表示数,从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要学习的新知识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数青蛙
1、用字母表示数
(出示一个池塘的青蛙图片,)看着这可爱的青蛙,让我想起了一首儿歌——《数青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1)
(2)
(3)
(4)
(这一层次,旨在通过学生读喜闻乐见、贴近生活实际的“数青蛙”儿歌,从“永远都读不完”的体验中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是一种需要,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同时让学生明确字母可以表示任意数,任意字母可以表示数。)
2.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倍数关系
(出示儿歌截取部分)
(1)
(2)
(3)
(4)
(5)
(让学生初步理解含有字母式子的意义,它不仅可以表示一个数,还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几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出示整个儿歌)
(1)
(2)
(3)
(4)
(5)
(6)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含有字母式子的意义,它不仅可以表示一个数,还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进一步理解同一字母在同一情境中表示的数是一样的。)
活动(二)比年龄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1、淘气和妈妈比年龄
(1)出示问题
(2)学生解决
(3)讲解解决方法及表示的意义。
2、妈妈和淘气比年龄
3、淘气和爷爷比年龄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含有字母式子的意义,它不仅可以表示一个数,还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其它关系。旨在引导学生再一次探究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及数量间的关系,同时,有机渗透函数思想,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课本62页练一练第1题
2、填一填。
3、我会提问。
(由易到难,分层进行,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课堂检测
课本62页练一练第2题。
(五)、全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