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色旧址探寻:李磊著:《梓山红》三,红色人物(1)

(2023-01-23 17:23:44)
标签:

红色

原创

历史

文化

分类: 红色

三,红色人物:(1)

 前面已经讲了,梓山镇历史悠久,自西汉建县以来,就是于都属地。在南朝陈永定二年更是成了于都县城的所在地。古诗有云:“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梓山有着二千年的历史文明,历朝历代自然少不了杰出人物,然而本书的宗旨是写梓山的红色历史,唯有以描写“红色人物”为务,所以编者只好在这里也来一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的原则,专门对发生在上世红二、三十年代的梓山红色人物 来进行浓墨重彩的描写了。

1)苏区干部及失散红军:

1,张浩: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乳名张连生,江西省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松树下人,17岁起,随父母客居于都县城张家祠堂他天资聪明,且刻苦好学,依靠族人接济,曾就读到省立赣县(今赣州市)第二师范学校。1923年春,师范学校毕业后,无资继续求学,被迫辍学返乡。他在校品行优良,成绩不在他人之下,但因家境贫困,没有社会靠山,回乡之后,进身无门,职业无着,只好失业在城,靠做零活为生因此,他充分认识到了那时穷人的痛苦,认识到了社会的严重不公平,萌生了要改变这种社会现状的意识。

192610月,共产党员丘倜、戴辉来到于都从事党的秘密活动,他被作为首批发展对象,被吸收参加各种政治活动,具体负责发动工人开展革命运动的工作,通过参加政治活动的学习和实践,他进一步认识到:共产党才是真正为广大劳苦民众求翻身、谋幸福的政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于是,192611月初,由丘倜、戴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于都县历史上发展的第一名中共党员协同丘、戴组建了中共于都支部干事会,在支部中担任干事,具体分管工运。192612月,于都县成立工人联合筹备委员会,被任命为委员长。19271月,接任中共于都支部干事会书记。同月,随支部改组为中心支部而担任中共于都中心支部干事会书记,并在全县首次工人代表大会上当选兼任了于都县总工会委员长。

.一二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赣南国民党右派分子策动军队大举在各地进行所谓的清党时,他领导于都的党组织及群众团体机关工作人员退出县城,转移到农村坚持斗争。后因局势一再恶化,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并遭到于都反动当局的通和日夜跟踪追捕后被迫只身避走于外地,妻儿被抓去坐牢、审讯,但他参加革命的坚定意志毫不动摇。

南昌八一起义后,丘倜、李英等重新恢复了中共于都中心支部的活动,此时他应召返回家乡,经中心支部委派,回到老家固院一带从事党的活动,恢复了当地的支部组织,并曾兼任松树下党支部书记;于都县总工会恢复后,他服从组织安排,继续担任了委员长之职。

192823月,他根据中共于都临时县委的计划,在东乡发动与组织农民策应西北三乡农民暴动,暴动失败后,他隐藏在本乡,从教职为掩护,坚持革命活动。

19294月,他当选为于都工农兵革命委员会委员,具体负责东乡革命斗争,后组建了东乡赤卫队,任指导员。

19304月,他在县苏一大中当选为于都县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任秘书。同年秋冬之际,肃反扩大化,被诬为“AB”团分子,被杀害在于西河一带,时年30岁;全国解放后,1954年为其平反昭雪,并追认为革命烈士。

2,刘景开:男,又名须金、金开,族谱上书名刘景凯,梓山镇龙口村土墙背人,生于清光绪十六年庚寅(公元1890年)八月初八日卯时,1926冬经张浩、陈豪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274月带头成立中共潭头土墙背党支部,隶属中共于都中心支部干事会,任党攴部书记,19283月至19304月,曾任中共河东区委书记。1931年正月二十二日在利村乡水境布不幸牺牲。

3,易秉兰:男,梓山镇张军村枫树下人,1926年冬经张浩、刘景开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27年带头成立中共梓山枫树下党支部,隶属中共于都中心支部干事会,任党支部书记。

4,易华春:男,梓山镇张军村老易屋人,1925年曾带领100余农民打开地主易福祥粮仓,分粮度饥荒。1926冬经肖大鹏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274月带头成立中共梓山老易屋党支部,隶属中共于都中心支部干事会。任党支部书记。后担任赤卫队指导员,1930年在与靖卫团作战中牺牲。

5,王桂英:女,梓山镇龙口村人,1926年冬,陈豪在东乡龙口一带活动,介绍她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4月带头成立中共龙口党支部,担任党支部书记,隶属中共于都中心支部干亊会。

6,丘洪昌:男,梓山红丰村象牙潭人,1927年春经张浩派中共党员发展入党,后又发展了几名党员,于同年4月组建中共象牙潭党支部,任党支部书记,隶属中共于都中心支部干事会。

7,刘存实:男,梓山镇潭头村麻园坝人,1927年春由张浩派中共党员发展入党,随即组建中共麻园坝党支部,任支部书记,隶属于中共于都中心支部干事会。

8,肖大鹏:又名肖锡汪,外号蒋屋老,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九月出生在于都县梓山镇下肖屋村(现梓山畲族村下肖屋)一教书先生家庭。从小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考入了县重点中学昌村中学。在中学期间,时常阅读进步书刋,积极参加进步学生组织的报告会、演讲会和清洋货等反帝爱国运动。积极投身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926年,当选为昌村中学学生会主席,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1月,中共于都中心支部派肖大鹏和李骏等人,到武汉参加毛泽东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参加了南昌八一起义。在回于都途中被捕,母亲得知消息后, 千方百计请人保释回家。母亲心痛儿子, 怕他再去参加革命活动, 遇不测。特地将他锁在屋内,严加看守,不让他外出再去惹祸。肖大鹏却在一天晚上乘母亲不注意,跳窗出走跑往禾丰参加革命活动,积极发展党组织,建立农民协会,组织地方武装,使南乡的革命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1928年二、三月,积极参加并领导了于都农民暴动;

19284月,肖大鹏被派往吉安东固考察并参加东固的武装斗争,到达吉安东固后,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纵队,担任了七纵队第二区队队长从此,肖大鹏正式开始了他的红军战士生涯,开始由一个文弱书生,逐渐成长为一名英勇善战的勇士在吉安、泰和、兴国和于都桥头一带开展游击战争,屡立战功。9月下旬,七纵队和九纵队一起在吉水下埠田合编成立江西省工农红军独立第二团,大鹏任该团一连连长。12月初,红二团奔袭乐安县城,他率队和兄弟连队一起猛打猛冲,一举攻下县城。随后红二团回师兴国,于1230日晨与红十五纵队一起攻克兴国县城;

19298月,他被党组织派到宁都游击队任副队长,19304月,宁都游击队编入主力红军第六军,二七陂头会议后,赣西南革命斗争形势蓬勃发展,革命武装和红色区域不断扩大。5月,赣西南苏维埃政府决定在赣南的于都和信丰分别设立办事处,肖大鹏被任命为办事处主任。不久,肖大鹏又被任命为赣南暴动总指挥部总指挥,他指挥赣南各县红色武装,连续两次围攻赣州城,积极攻打各地靖卫团等国民党地方武装,巩固和扩大红色区域。

19307月,赣南暴动总指挥部撤消,肖大鹏调任红二十军一七二团任团长,他带领全团指战员,多次参加攻打吉安的战斗。10月,他率领一七二团经吉水攻打永丰,击溃守敌一个团,佔领了永丰县城,由于战功卓著,不久受命代理红二十军军长,参加了第二次反围剿战斗和红七军、湘赣独立一师,在廖塘桥战役中,歼灭驻安福的韩徳勤部一个团,缴枪千余支,俘敌数百人。安福大捷后,三军乘胜挥师茶陵、攸县、安仁、酃县,直挺遂川,连克五县,军威大振。

19317月受富田事件影响,在奉命调回于都银坑镇平头寨后,因肃反扩大化被当作AB抓,整个二十军排长以上干部全被捕错杀,整个二十军也被解散分别编入其他部队;一个红色革命英才不幸冤死,时年23岁。这是革命亊业的重大损失,也是梓山人民的重大损失;

1945年,党为其平反,追认为革命烈士。

9,马培稻:山塘村马屋人,1930年至春至193110月任中共河东区委书记,1930年二、三月间,因红军赴外线作战,国民党靖卫团乘机反扑,马培稻和赤卫大队长王志林等率一百多名苏区干部和赤卫团员进入果盒寨掘点坚守。红军返回后恢复在梓山地区办公,193110月至1932年冬任中共梓山区委书记。

10,王国英:龙口村人。1933年任梓山区苏维埃政府立席,后任于都县苏维埃政府副主席,中共于都县委委员。

11,王春来:龙口村人,1904年出生,193110月任潭头区苏维埃政府主席,1932年秋任中共潭头区委书记,1934年冬任中共于都县委组织部长,19353月在于都牺牲。

12,王世槐:梓山人,1906年出生,曾任红七师三团政治部主任。是苏区时中共于都县委最后一任县委书记,1934红军长征后祁禄山坚持斗争。后在牛岭作战牺牲。

13,朱生茂:大陂村新圩人,19328——1934年秋任于都县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长。

14,刘仁锦:大陂村新圩人,曾任于都县苏维埃政府财政科长。

15,李洪元:又名晋洪、元昌,排脑村白竹围人,苏区时曾任瑞金中央苏埃政府财政部干部,红军长征后与陈毅所部一起留守赣南打游击,后因腿部负伤秘密回家养伤,故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未随部队开拔整编。1964年润四月二十八日在家病故。

16,曾西斗生:男,岗脑村坝内组人,1930年曾西斗生15岁,在本地报名参加红军,193410随大部队长征,在进入云南、贵州后负伤,被安排在老乡家中养伤,与部队失去联系。一直在河北唐县工作及生活解放后,老家因他北上长征后杳无音讯,一度把他当作了革命烈士。1975曾西斗生曾经短暂回岗脑村坝内探亲。后又返回河北唐县居住。

17,刘明生:梓山村人,1931年至1932年任梓山区苏维埃政府主席。

18,李基来:梓山人,1934年至1935春任梓山区苏维埃政府主席。

19,许志华:曾用名许赖福,新兴村(现河坑村)人,曾任红军某部副团长。

20,肖石发:梓山村人,1933年春曾任潭头区苏维埃政府主席。

21,陈开棋:梓山人,1901年出生,曾任赣南第一分区军事裁判部部长,19347月在畚岭牺牲。

22,林守连:曾用名林矮里,山峰村林屋人,1901年出生,1932年任中共于都县禾丰区委书记。

23,易石长:梓山人,1896年出生,1931年参加革命工作,曾任梓山区苏维埃主席。1935年在于都县羊角坑牺牲。

24,易祝山:张军村人,1907年出生,1927年参加革命工作,1932年曾任梓山区苏维埃政府主席,1933年至1934年任潭头区苏维埃政府主席,1934年北上后无音讯。

25,易春发:梓山人,1887年出生,1927年开始参加革命工作,曾任潭头区苏锥埃政府主席,1934年在梓山牺牲。

26,易灯草客:梓山人,1905年出生,1928年参加革命工作,曾任梓山区苏维埃政府主席,1928年在梓山牺牲。

27,周海兰:新兴村(现河坑村)良坝人,1934年曾任梓山区苏维埃政府主席。

28,黄昌太:又名黄长泰,永丰村欧屋人,1892年出生,1930年参加革命工作,曾任梓山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共梓山区委书记,1934年在梓山牺性。

29,黄明勋:永丰村欧屋人,曾任于都县梓山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共梓山区委书记。

30,黄剑手:梓山人,1899出生,1927年参加革命工作,曾任于都县工农兵革命委员会秘书长,1930年在于都县牺牲。

31,曾嘉宾:潭头村人,1910年出生,1932年参加革命工作,1933年任潭头区苏维埃政府主席,1933年在潭头牺牲。

32,李商理:又名豫明、福长,岗脑村桥子下人,生于清光绪甲辰年(公元1904年)十二月初四,苏区时曾任潭头区苏维埃政府裁判部长。1991年九月在家因病去世。

33,李席珍:张军村彭屋人,1928年参加革命工作,1930年任中共河东区委文书,当以何国柱、曾节芳为首的靖卫团勾结禾丰等五地的地主武组建五乡靖卫团对梓山潭头一带苏区大举反扑时,随河东区委书记马培稻、赤卫队长兼独立师师长王志林,财政部长王杉古,刘桂长,保管科长袁清海坚守在果盒寨与国民党部队进行战斗,直到国民党退去,又在梓山地区恢复了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的活动。

34,朱武庭:大陂村竹山下水库组老人坳人,1915年出生,1931年参加革命,中共党员,曾任梓山区苏维埃政府秘书,征兵干部,苏区扩红组织干部,曾任红军独立团排长,独立团副团长,1934年在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中牺牲。

35,刘敬舆:潭头村石岸潭人,小名土狗子,1931年参加革命,任苏区中兰乡兰坊村少共支部书记19335月至7月参加兴国第二补充师士兵,19337月至8月调瑞金中央政治保卫处做保卫工作(士兵),1934年随部北上参加长征,行至腊子口因负伤寄养在老乡家中,伤愈后讨饭回到家中解放后曾任乡长等职,19乄乂年因病去世。

36,郭佛恩孜:男,安和村黄沙井人,1915年出生,1934年参加土地革命,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第一师(简称红五军团一师,于1931年底在宁都县成立,季振同任总指挥,肖劲光任政治委员、董振堂任副总指挥、赵博生任参谋长、刘伯坚任政治部主任),参军当年即随大部队渡过于都河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行进到湖南地界,在惨烈的湘江战役中光荣负伤,构成三等残废,然后藏在老乡家中养伤,伤好回到家中,1955年因病去世。

此外,还有在县档案馆查到的苏区干部与失散红军名单见如下列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