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没有信仰,就没有真正的美德。”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曾经说过:“我们若凭信仰而战斗,就有双重的武装。”但是信仰究竟为何物呢?有的人站在她的面前,却调侃地说:“信仰是空气吗?要不,就是一头猛兽!”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有权利和义务,把信仰的种子播撒在学生们的心田上,让她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备课,是教师课前准备好的,给学生的思想扎头的红绳。以前,遇到不认识的字词,我通常的做法是去请教字典爷爷或词典奶奶。现在呢?我的做法是去拜访度娘。度娘告诉我:“信仰指对某种思想或宗教及对某人某物的信奉和敬仰,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还记得在今天的语文晨读课上,有一个学生,他并没有去阅读文学名著,而是一头扎进了卡通漫画《阿衰正传》的骨缝里,沉迷得不能自拔。这种痛苦的情景,让我突然想起了一份调查报告。对200名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统计,发现阅读卡通漫画的人数占56﹪,阅读时文杂志的人数占16﹪,阅读武侠小说的人数占15﹪,阅读文学名著的人数占13﹪。由此可见,初中生课外阅读卡通漫画的人数较多,阅读文学名著的人数较少。现状不容乐观,令人堪忧!直觉告诉我,他没有语文信仰,这更加坚定了我在接下来的课堂上讲《我的语文信仰》的决心。
预备铃打响了,我又一次走进教室,开始候课。有一部分学生七嘴八舌,配备着手忙脚乱。在离谱的状态下,确有一些人在胡乱弹琴。学习的乐章,在前奏的节骨眼上,形成了一段噪音。用教杆敲打讲桌,我担心有暴力的倾向和破坏公共财物的嫌疑,所以我的做法还是老样子——以静制动,用沉默的思绪向黑板的阵地发起冲锋。“我的语文信仰”,这几个字赫然地映入了学生们的眼帘,渐渐地,课堂上的遥控器终于找到静音模式了。“沉默是思想在走路”,我相信,当学生的眼睛把探照灯打开的时候,他们大脑中的黄金含量正在熠熠生辉。
这个话题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也懵懂了他们的神经。我在讲解完“信仰”一词的含义之后,还需要再点拨一下,较好的示例犹如一种酵母粉,它通常会起到抛砖引玉的药效。手继续在黑板上走路,我建议同学们推行拿来主义,一方面拿来课本,推行背诵主义、默写主义;另一方面拿来习题,推行理解主义、表达主义。我故意把参考答案的缝隙划开两道很小的口子,目的是想看看学生们如何突破,如何赶路。
接下来的论坛是属于学生们的,我想拜读一下他们的心灵的花絮——
“我的语文信仰是传承我的中国文化,让它不断地壮大。语文是我的心中的宗教,我们都是她的虔诚的信徒。语文信仰有着强大的磁场,吸引着我们义无反顾地向前走!”
首发阵容,堪称是开门红。学生心中的指南针似乎沐浴到了温暖的阳光,一下子都找到了北。学生们富有哲理的语言,激发了我的收藏欲,不止是我,还有好几十位学生在手中歌舞的笔墨,他们都成了记者。我们都推崇着那一句脚跟稳定的真理——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如果没有几篇好的作文,你就不配做语文世界的‘神’。我创造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就是作文。写作是一根神杖,写作的本质就是创造,写作精神就是创造精神。我认为,写作是语文的最高境界。所以我的语文信仰就是要推行写作主义。”
在宇宙中,万事万物都有信仰。雨的信仰是滋润枯草干涸的心灵,太阳的信仰是照亮黑夜中的每一丝希望,风的信仰是吹干所有的流星的眼泪……从学生们的话语里,我听出了他们在心灵的餐桌上,摆放出来的尊重语文、热爱语文的美味佳肴。我们在语文中求生,更应该用信念来武装自己。曾几何时,我们都在梦想自己能够走进语文的世界,甚至认为那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但是现在我们都做到了。语文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让我们景仰。我们成了语文的诚实的信徒,语文成了我们的快乐崇拜!
语文信仰五颜六色,大同小异。班级里,有一个叫孙德舜的同学,我由他的名字想开去:“以德为牛,像舜一样,在语文的田园里,耕耘春风。我相信,我是一颗温暖的种子,具有思想的含金量。”这难道不是一种语文信仰吗?在通俗的学习中,我们都能够找到一把浪漫的钥匙,她的芳名就是语文。我之所以喜欢语文,是因为语文也喜欢我。让我们背起语言的书包,一起在文学的道路上徜徉吧!
没有信仰,语文只不过是一个没有星月的夜晚,伸手只能够触摸到死灰般的漆黑,却无法复燃。没有信仰,语文只不过是一座寸草不生的沙丘,连最后一滴眼泪都枯萎了,哪里还有笑容满面的绿洲?没有信仰,语文只不过是一片毫无生机的死海,连鱼虾都成了历史标本。
当然,没有语文,信仰的光景也是惨淡无光的。没有语文,信仰离家出走,也就成了一个孤儿;没有语文,信仰必定冷遇失宠,连尊严都失去了化妆的底色;没有语文,信仰还能姓甚名谁?
我所挚爱的语文,就是我们的信仰。语文因信仰而崇高,信仰因语文而美丽!
作者姓名:贺承德,
通讯地址: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古邵中学
邮政编码:277317
联系电话:1396324773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