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当下月刊
当下月刊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719
  • 关注人气:15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下月刊】六千元征文大赛 优秀奖作品 《屋檐》

(2018-01-20 21:33:40)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学
优秀奖作品 《屋檐》" />

【当下月刊】六千元征文大赛 优秀奖作品 《屋檐》

屋檐

文 | 毛锐

前几日,父亲发来一张蓝色彩瓦屋顶的照片。许久未见的父亲竟高兴得像个孩子,在电话里滔滔不绝的向我介绍着他的“新房子”。看着父亲发来的照片里,面容古老的瓦房换了个崭新的蓝色屋顶顿时精神了许多。不忍心扰了父亲的兴致,只好对父亲的审美表示赞同,只是,依然觉得在焕然一新中少了某种庄重,像是少了一种神秘的仪式感。

后来到了异乡,每逢下雨听见外面大雨淅沥,总会想起家里青瓦的老屋檐。大概是在这青瓦篱墙的屋檐下长大的缘故,总是对各式各样的屋檐有特别的情节。小时候尤其爱站在屋檐下看雨,看雨打在青瓦上溅出了水花,后又汇集在青瓦两侧顺势流下,等雨砸落在青石地面上又迸溅出了更大的水花。站得近一点,冷冷的雨溅到脚丫上,有些凉意却依然念念不忘。

母亲说不能用手接雨水玩,可是等到母亲背过身去,又情不自禁伸出了小手。从檐角淌下的一大股雨水砸在手心,顿时有了一种沉重的刺痛感,在年少的我看来却只有一阵欢腾并无其它。长大以后再也不会在雨中刻意伸出手感受雨落于掌中的那份冰凉,是不是在漫漫成长路途中失去了手中感温的花火,我无从得知。人们常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想,那一定是经历过岁月洗礼的后话了。

从奔跑过稻田的童年到无忧亦无惧的少年,唯独高中的时候最不喜欢下雨天,一遇到大雨校园里总是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水洼让人甚是苦恼。高三那年,有一次下了很大的雨,从校园长廊到教室不过十来米的距离,我却觉得像是跨过了一条河。我低头,只见脚下的雨水已汇集成流匆匆流淌,在我记忆中也有这样一条“河”,不知它奔腾了多少岁月亦不知它裹挟了多少记忆。只是还隐约记得那是奔跑起来还会时常摔倒的年纪。

大概五六岁的时候,最喜在天井里玩耍。晴天时,搬来两张凳子便在天井里跳起橡皮绳。雨天里,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穿着雨鞋打着小花伞踱步其中。雨后初晴时,地面尚未干燥。也许是常年被雨水淋洗的缘故,又或许是横生的青苔在作祟,不听父亲劝告的我在湿滑的青石地面上奔跑而又摔得衣服上满是青色的污迹。细细闻来竟还有雨后泥土的芬芳和植物的清香。摔倒之后当然免不了一阵大哭,母亲赶紧跑来扶起跌倒的我、拍拍身上的士“这下长记性了吧?”的确,跌倒了几次之后终于记得走过那段青色的路时一定不能奔跑。后来,每有年幼的姊妹在雨后天井里蹦跳,我一定会告诉他们,小心、小心、再小心。

人会老、瓦会碎、墙头也会长出荒草,但总有些温情是代代相传的。像是父母的殷殷期望、像是檐下的悠悠岁月。我想起家里那方窄窄的天井,也因几十年的雨打变得坑坑洼洼,原来转眼真的过去了许多年。父亲为老屋换上来新的房顶,却始终抹不去我记忆中的青瓦篱墙。不知下次檐下看雨又是怎样一翻回味与浩瀚。

我与学历史的朋友讲起家里的青瓦房换了彩瓦,朋友轻叹一声,“又有不少的古老记忆将要消亡”。是的,在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中,总有些事物会被碾压在时代的巨轮下。旧的事物漏洞百出,新的事物又虎视眈眈。

儿时,年老失修的青瓦屋顶时常会在下雨天渗下积水,大人们不得不拿一个盆接在漏雨处,以免雨水弄潮了屋子。南方的雨季多在夏天,于是,每当雨季快要来临,家家户户都要忙着翻新屋顶。放学途中,时常见到有年轻力壮的大人或是站在有些年岁的木梯上把檐角的的瓦安放妥当、或是索性直接爬上屋顶取下坏了的瓦再换上新瓦。每当这时,我都要飞奔回家告诉母亲,又有人爬上了屋顶。

青瓦篱墙,大概还有屋后的檐下摆放整齐的青瓦和扶手已被磨得顺滑的木梯。后来的日子里,很少再见到这样的风景,哪怕是在所谓的农村,也多是小楼耸立。即使还能见到低矮的平房,也许也会因为换了新的装饰变的似是而非。

当我们挥别了童年、远离了少年,有些古老就真的只能存在于记忆中了。消逝的总是让人悲叹,但我想,哪怕有一天那方小小的平房会被夷为平地、会被高楼覆盖,可我已看了年华里最美最不一样的风景。

“雨声落落屋檐头”我在檐下等雨、看雨、任雨肆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