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下散文】读书引领人生,创作点亮梦想

(2017-07-27 12:20:50)
标签:

杂谈

【当下散文】读书引领人生,创作点亮梦想【当下散文】读书引领人生,创作点亮梦想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抛开这些功利的思想。读书的好处是在潜移默化之中滋润着那些读书人!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朣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古人言道:“博百家所长,为我所用。”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名人成功离不开努力和拼搏。读书自然成了他们通往成功的奠基石。相信大家都知道鲁迅先生吧!鲁迅先生从小就十分热爱读书。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表现十分优异,学校奖励他一枚金制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用卖奖章得到的钱买了几本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夜晚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拽下来一个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到辣的自己满头大汗,以此来驱寒。并且坚持读书,正是由于鲁迅先生的苦读书,才使他成为了一位了不起的文学巨匠 !

  读书的人有着一中独特的气质,可能就是人们所说的书卷气息吧!
  正如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在《生命的化妆》一书中说女人的化妆有三层。其中第二层的化妆是改变本质,让一个女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多读书。因为独特的气质与修养才是一个女人最美丽的部分,也是能够永葆青春的部分。那种独特的修养与气质不同于容颜。一个人不管容颜多么美丽,但是只要青葱岁月一过,剩下的也只有风卷残花罢了!

  爱读书的人很雅,爱读书的人雅的别致。他不是鲜花,不是美酒,他只是一杯散发着悠悠清香的清茶。即使不加以修饰也显得风度翩翩,神采奕奕,潇洒自如。

爱读书的人把大把的时间发在读书上,读书对于他,是一种生命要素,一中生活方式。与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某些徒有其表的人相比。他是懂得保持生命内在美丽的智者。读书让人变得智慧,坚韧,美丽!读书使人明白包装外表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内心深处的滋润。知识是永恒的美容佳品。书上气质的华美外衣,会让人变得睿智。正如罗曼*罗兰所说:和书籍在一起的人,永远不会叹息!

  读书能够影响人的心灵,人的心灵又是和气质想通的。一个爱读书的人,他的心灵必然是明亮的,读书是他心灵上的感情寄托,他不会因为外界事物的好坏而或喜或悲,这也就是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样的人其气质必然令人肃然起敬,心生羡慕!

  我一直想做一个爱读书的人,手捧一本线装书,沏一杯清茶,焚一盘沉水香,独自焚香捧书,聆听那雨打芭蕉的旋律。又或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独自坐在那迷人的桃花树下,读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漫看天边云展云舒,思考人生的真谛!

  我很喜欢白落梅这个人,与其说喜欢她这个人,不如说我很喜欢她的作品,她说她自己一读书就会伤感,在我看来,这里的伤感是对人生的一种思考,从而对人生产生的看法,她曾经说过:“我愿意淹没在这喧嚣的尘世里,只闻花香,不问悲喜,喝茶,读书。”我相信这是每个人心中的水云间,只是很多人只能像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的海子一样,心中的希冀,只能永远从明天开始实现,但是白落梅就不一样,作为隐世才女,她不被尘世中的功名利禄所缚束,对于自己心中的水云间她可以即时的去追求!这是一种洒脱的气质,这和读书是分不开的!

  曾记得,高中我的数学老师是一个十分爱读书的小老头,他给人的感觉就是学富五车。他十分爱读书,就连我的语文老师都甘拜下风。他说过自己读的杂志堆起来有一个人高!可能正是他的博览群书,他说起话来令人肃然起敬!办公室里的老师都很佩服他!

  我认为我是一个比较爱读书的人,但是并不能和我前面所说的那些人相提并论,我和他们相差甚远!我喜欢文学方面的书籍,我喜欢从这些书中挑选出几句富有哲理的句子,俯首低眉,细细品味,亦或从中结识一些人物,体验他们的酸甜苦辣。

  最近我看了林语堂老先生的《京华烟云》这部作品,心中情愫百感交集,有悲愤,有怜悯,有无奈!林语堂老先生创作这部作品是为了献给那些在战场上奋勇拼搏的战士。你一翻开这部作品,起初觉得如奔涛,然后觉得幽妙,流动,其次觉得悲哀,最后觉得雷雨前之黯淡风云,到收场雷声霹雳,伟大壮丽,悠然迂回!留给读者咀嚼,忽恍然大悟:何为人生,何为梦也!我在读完这部作品后,引发我思考的不仅是那伟大的爱国精神,更多的是对爱情的思考,文中姚木兰虽然是虚构的人物,但读完这部作品我不禁感叹:生女当如木兰!她有着大家闺秀的智慧,气质与肚量。虽然我是一个男生,但是我觉得木兰的这种品质男人更应该具有!她是林语堂老先生心中理想的女性,也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理想的女性。通过品味这个人物,我感觉爱情应该是一种放弃,一种等待与容忍吧!

  在我的生活中,从读书中寻找人生已经成为一种自然反应!

  曾几何时,我在想为什么那些文学大师就可以创作出那么多的好作品,塑造那么多经典的人物去寄托自己的感情,引领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我也曾想过去搞创作,不过三角梅的精神没有在我身上没有发扬光大,浅尝辄止后,我就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可是,后来我发现,在空间动态里写写心灵感受不也是一种创作吗?那“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美好祝愿,那“雨停了,你要找的人在彩虹尽头!”的浪漫情怀。那“那迟暮的美人与白头的英雄,最好的归宿是归隐山林,留与世人无尽的传说。”的看破红尘……

生活中,我们的有感而发就是一种创作,但是我觉得,创作的前提是读书。

记得弟弟很小的时候读到一篇描写山的文章,然后他问我什么是山,山上都有一些什么东西?由于当时我忙于数学作业,我就告诉他山上就是一些石头罢了!然后弟弟惊呼:原来山是石头长出来的。这不经意的一句话,是不是特别有诗意,这算不算是一种创作呢?

  人们常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创作与读书相辅相成。我们只有多读书才能在创作时有灵感,有想法。
  在我看来,从创作中领悟人生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种自然反应!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养成爱读书,爱创作的好习惯!我们现在处于人生最好的年华,千万不要让胭脂燃烧了青葱岁月,花非花,雾非雾。熬过年少轻狂,让我们一路走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当下散文〗
后一篇:〖当下小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