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黎母山奇遇

(2021-06-01 17:10:44)
标签:

旅行

人生

感悟

分类: 游记

那天是一个多云的日子,我们俩和刚在这里认识的一对夫妇结伴前往黎母山。听说黎母山是黎族人的母亲山,这次来海南一定要去看看。

同行的郑哥和刘姐是从天津来的,两人已经退休。郑哥喜欢摄影,尤喜拍鸟。正因如此,和他们认识后,我们去了几个郑哥推荐的地方,第一次见到了美丽的白鹭。听刘姐说郑哥拍鸟到了痴迷的程度,经常早出晚归。如果拍到了一张非常漂亮的鸟照,他会高兴得不得了。看来,热爱是快乐的源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永远也不觉得辛苦。

决定带郑哥夫妇一起去黎母山,也是想到郑哥的摄影爱好,说不定会有惊喜呢?况且,我们也不清楚山里的情况,人多些总是好的。

虽说导航显示车程也就半小时,但进山的路却不那么好走,几乎都是弯路,而且路窄,会车都困难。几公里的弯弯山路那种惊心不亚于去什寒的感受。

终于,我们到了山脚下。问了这里住的人家,指给了我们上山的路。于是,我们一行四人开始循路而上。路是石阶,并不陡。路两旁多是参天大树,仰头都望不到树顶。有些树身上挂着一个小牌子,上面是树名和介绍,有的还是濒危树种。令人称奇的是有的树根竟然和石阶长在一起,应该是修上山的路所致。我发现热带雨林的树根都异常发达,伸展性极强,可见树的生命力极其旺盛。而那些不知树龄的树干粗壮的树都长得笔直,可能是向往阳光吧。

有树木枝叶遮蔽,热带阳光的热度也减少了。台阶上满是落叶,这里雨水多,走了一会儿便觉闷热潮湿。

黎母山奇遇

我们往上走,正碰上有几个人下山而来。问他们上面有什么,说有个观景台,年轻女孩说没多远就到了。我真的相信了她的话,本来已经很累的双脚双腿又有了前进的动力。而刘姐和郑哥因为年龄的关系慢慢落在了后面,于是我们决定先往前探路,让他们慢慢走。

我俩走一段,歇一会儿,怎么还没到?这时我不禁开始怀疑那个年轻女孩的话了,也许在年轻人眼里这样的山路没什么难度。而于我们而言,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此时,我才想到自己的年龄,不由感叹真地是行路难啊!可是,即便如此,还是想去观景台看看。终于,在迂回曲折后登上了“观景台”。果然,登高才可望远。攀登的意义恐怕就在你站在高处的那一刻,所有的苦累都不及眼前的风景。

黎母山奇遇


      我们准备下山了。我提议不走来时路,而选择另外一条路。一开始仍是石阶,只不过有些陡,我们走得小心翼翼。走了一会儿,石阶不见了,只见路两旁是粗粗的铁索,铁索上绑着一根粗绳。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索降”。此时,进退两难。而且,退似乎不符合我的个性 那就索降吧。老公先下去,他给我示范怎么抓绳索,怎么踩那些水泥磴。一开始,我还真有点害怕。从没有走过这样的路,如果稍有不慎,可能就会滚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但走了一段,慢慢找到了方法。一要慢,二要稳,三要准。每一步都很小心,说步步惊心都不为过。最陡的地方坡度达八十多度,到两段间的平坦处休息时向上看,简直都不相信刚才是自己”走“下来的。走过了最陡且长的几段,剩下的就好多了。开始的胆怯已经没有了,我变得信心满满。我已经不需要老公在前开路了,而是先于他“索降”下来。在我下来的过程中,老公从下面给我拍了几张图片,满脸汗水,狼狈极了。但是,那是最真实且最勇敢的我的样子,也是最珍贵的记忆。

黎母山奇遇

黎母山奇遇

”索降”结束,接下来的路又是石阶了。刚才的经历像做梦一样,我不敢相信是自己独立走下来的,但的确是我。人的潜力到底有多大,谁也不知道,那是因为你没有遇到一些事,一些不可能的事。就像绝处逢生一样,险境也会激发你的无限潜能。如果当初我选择原路返回,可能就不会有如此惊险的际遇。所以,有时候人不要走寻常路。不寻常的路上会有不一样的景色,我们总想去没有去过的地方看看,恐怕就是因为风景在别处吧。

下得山来,刘姐和郑哥已经在“转角咖啡店”等我们了。听了我们刚才的历险,他们很是惊讶。置身事外和身在其中是浑然不同的。所以,每一次经历就显得非常珍贵了。而所谓人生,就是由一个又一个的经历串连起来的,正是有了这些经历,人生才变得丰盈生动有趣。

在“转角咖啡店”,伴着山风的清爽,品咖啡的香醇,我们四人围桌而坐。虽来自不同的地方,却因脾性相投而相识。人生有时真地不可思议,又不可预知,也许这可是所谓的机缘巧合。

稍作休息,补充能量后,我们要去“黎母庙”了。路牌指示九公里,因为山路弯弯绕绕,总觉得路有点长。走了一会儿,路又变窄了。原来,路一侧停了几辆车,还搭起了几个棚子。这恐怕就是咖啡店老板说的什么摄制组了吧。此时,有辆车从上山方向开来,我们的车只能往路边停靠,等那车过去再往前走。幸亏车都不宽,否则都走不了。

这段路过后,几乎没遇到下山的车,但极陡的弯路还是让坐在副驾的我万分紧张,生怕突然冲出来一辆车而避之不及。山路一边深不见底,另一侧则是削如笔峰的峭壁,很险。

走着走着,终于看见几辆车停在路边 ,路牌指示黎母庙到了。我们把车停在不远处的停车场,沿又长又高的石阶上到香烟犹存的黎母庙。庙里有一个当地人,他教我们怎么上香。

凡事心诚则灵,我们既入乡,则随俗。

从庙里出来,有一段石阶通往黎母石像。我们下去后,抬头见高高的石壁上的确有一个酷似人面的石像。

在我们开车下山途中,雨下了起来。有几辆车从对面开来,不知是否和我们一样去拜黎母。那个摄制组的棚子依然还在,不少人都躲在棚里避雨。山中的雨总是像小孩子一样任性,一片乌云来就会”哭“一会儿。从山上下来的路总比上山的路好走,可能是经过了对未知的忧惧,一切已变得明朗了吧。那些没来得及看的风景,在归途中也可以好好看看了。这不,右侧石壁有一小股瀑布飞流而下引我们停车近看。论气势,虽不及百花岭的宏大,但也有些落差,便有了跌宕起伏之感。此时,雨小些了,太阳出来了。山中的天变幻无常。

瀑布边流连了一会儿,我们又启程了。那些来时的弯路已经不那么险了。没多久,车已到了入口处。老公把车停在路边停车位,此时雨几乎不下了。灰云处露出了一小片蓝色的天空,雨后的空气中涌动着一阵一阵的花草香,让人心旷神怡。耳边传来几声清脆而短促的鸟鸣,更显出了山林的静谧。我循声找寻,在一棵不算高的树上发现了一只红色羽毛的小鸟,忙喊郑哥来拍。小鸟飞来飞去,郑哥的镜头跟随小鸟的踪迹转移。终于,他捕捉到了一张小鸟吃东西的照片。虽然从专业角度看,光线不是特别理想,但已让他惊喜了。后来,那棵大树上又飞来一只黄鸟,听郑哥讲它们是一对儿呢?真地是形影不离,让人羡慕不已。

黎母山奇遇


黎母山奇遇

黎母山奇遇

黎母山奇遇

对于看惯了麻雀和灰色黑色的喜鹊的我来说,还是第一次在这儿看到颜色如此鲜艳的鸟,而且叫声婉转空灵,特别好听。有时候,人生的际遇是不可求的。特别感谢郑哥拍的鸟照,清晰漂亮。

对于爱拍鸟的郑哥来说,这次真地是不虚此行。而我呢?总感觉人年轻时就像上山一样,因为想着急于到达山顶,总也无暇或无心欣赏路边的风景。而当年龄渐长,有如下山,不再匆忙,内心淡然,这时方才注意到这一路的风景如此美丽。所以,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是如此不同。青涩有它的纯粹,而成熟自有它的魅力。年轻时尽管去经历,年老时便可尽情回忆和品味。而每一个阶段都可以活得很精彩,像爱鸟拍鸟的郑哥,为了拍到满意的鸟照,仍然像个年轻人一样四处跑。看到他,我已经不再关注他的年龄了。年龄只是一个数字,真地不用太在意。

也许,只要一直在路上,就会发现生活的美,所到所见皆是风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