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水冷云烟处----什寒

标签:
旅游随笔感悟 |
分类: 游记 |
在离天琼中的前一天下午,我们决定去传说中的中国最美村庄—什(ZA)寒看看。老公开车,我照例坐在旁边导航。明明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却也让不握方向盘的我一路上都提心吊胆。第一次体会了什么是山路弯弯的感觉,那条不宽的盘山公路几乎全部都是急转弯。在接近每处转弯时,我都要一直不断地提醒老公按喇叭,因为你不知道对面会不会突然冲过来一辆车,让你躲闪不及。
起初路还比较平坦,之后越往前开越感觉车随山势爬升。在七拐八拐之后终于来到了一段相对宽阔的路,路两旁是碧绿的稻田,远处是连绵的群山,我想是快到了有人烟的地方了吧。果然,前面是一个小村,我见路旁一棵椰子树下,两个女人在说笑着像是要摘椰子。她们笑容明媚,是那种发自内心的。
过了小村,车继续往前开。虽然没有了急转弯的惊心动魄,但路却几乎都是陡坡,依然还要时不时地按喇叭。这已经让我的心不那么紧张了。有时,会有一两辆车从对面开来,错车时就要格外小心,因为路的右侧有一道流水的小沟。竟然还有那种载人多的中巴从山上下来,看来这个最美的村庄一定名不虚传,不然怎么会有人和我们一样不顾路途艰险也要来看一看呢?
又经过了几个村子,上到一处陡坡之后,终于到了。我们把车停在一处像是停车场的地方,已经有不少车停在那儿了。下车来,感觉有点儿冷,果真是“高处不胜寒”。就在我们停车的旁边,见一棵很粗壮的大树矗立。走近大树,发现树身的小牌子写着“重阳树,树龄800年”,树枝上挂满了红灯笼。这棵古树长得枝繁叶茂,还有一些别的植物寄生在它上面,我看到有像是“仙人掌”的东西,后来才知道那是野生的火龙果。我发现海南的古树都很神奇也很神秘,好像都有某种说不清的神力。
这个高山深处的小村很安静,让我有种世外桃源的恍惚。不过,当我看到那些民宿和高脚屋时,还是依稀感到了它并非与世隔绝。那些民宿的名字都很别致,倒是和这里的环境很配。我想若不是有人来到这儿,恐怕世人还不知道它的美吧。
没人问也没人管我们,我们就自顾自悠闲地沿村中的路往前走去。这是一条悠静的小路,两旁都是茂密的绿色植物,还有供人休息的长椅,有种步入公园的感觉。走了一路,根本听不到什么嘈杂的声音,非常安静,安静得你都不忍心打破。
转过一个弯儿,便能看到那些同样很安静的村舍,可能是地势和环境所限,这儿的房子都不高,门口也不大,屋檐下晾晒着衣服。很少能看到狗,倒是有不少鸡在树下啄食。这里的景象像所有的村庄一样,又和所有的村庄不一样。
不一会儿,我们竟走到了一处宽阔的地方,看样子像是村里举行什么活动的广场,那些刻有少数民族图腾的柱子散布在一边。
有一条曲折的回廊通往村子的另一边。回廊下边是一大片稻田,我发现了一只粉红色的蜻蜓,在满眼绿意里很是显眼。远处是云雾弥漫的山峦,仙气缭绕,有如仙境。
回廊的尽头有一间房子,我们走过时听见大人在和孩子说话,声音很大。走了这么远,这是第一次听到人声,还是普通话,顿觉无比亲切。
经过了些低矮的小房子和安静的院落,这个小村我们差不多转完了,我们一时迷路了,不知怎么才能走到原来的那条路上。恰巧路边有两个少数民族装扮的老妇人在一针一线地缝着衣服,老公走过去问路,其中一个指路给我们了。
走了一会儿,便看到路边有一个卖土特产的小铺子,几个人坐在长凳上,面前的一张桌上摆着些峰蜜,还有些我根本不认识的东西。我走上前去问有没有蜡染。坐在长凳上的一个中年女人站起来告诉我蜡染是黎族的,这里卖的是苗族的东西,她说完指着一个装着紫红色液体的瓶子说桑葚酒不错,可以买瓶尝尝。原来,她和我们一样是游人。
可能现在不是这里的旺季,一路上我都没见有卖蜡染的,而且也不想再返回去了,所以什么也没有买,径直朝村口走去。接近村口时发现路边立着一个大牌子,让我们对这个村了有了更多的了解。原来“什寒”是山高水冷的意思,这里是海南省内海拔最高的村庄之一,所以它的早晨傍晚要比别的地方冷。村子里黎族和苗族和谐共居。
就在我们准备下山时,见又有车开上山来。这个时间来的估计是要住下了。这次我们没有时间体会这里早晨和傍晚的冷了,明天就要往北飞了。那就只好等下次了,希望那时能好好地看看这里。
下山的路似乎比来时容易些,可能是走过一次的缘故,要么就是归途总要比来路好走。可有些路啊,山高水长,谁知道还会不会走第二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