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照片好时光

标签:
随感杂谈 |
分类: 随笔杂文 |
昨天回家,在收拾书房时,偶然拉开了一个抽屉,发现了几本相册,那都是女儿小时候的照片。虽然已看过很多次,但每次还是忍不住再翻开。不知为什么,我现在越来越喜欢翻看过去的照片了。好像在一次次的蓦然回首中,那些已然逝去的往昔愈来愈鲜活,像是昨天才刚刚来过。
女儿在四岁以前拍过不少照片。照片背景也是变化多样,有在家的,有公园的,有动物园的,也有在奶奶家外面的河边的。
她的第一张照片是百天照,她那时很胖,脸很白,泛着光,眼睛很亮,最特别的是嘴里有两颗小牙若隐若现。在她出生不到二十天时就有小乳牙露头了。我当时并没当回事,只觉得出牙有点早了吧。谁知等她到六七岁该换牙时,那两颗小牙还在“坚守阵地”。后来,去医院一检查,才知是“先天性恒牙胚缺失”。现在,女儿的下牙里有一个活动假牙。有段时间,她一直在埋怨我是不是怀孕时吃了什么不该吃的东西,才让她年纪轻轻就带上了“假牙”。对此,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虽然知道她在调侃,但心里还是觉得亏欠女儿。不过,我很喜欢这张照片,一个很可爱的小宝宝。
有张照片是在草地上拍的。那时,女儿已经会坐了。在一片青草地上,在五月的阳光里,一个头戴小遮阳帽,胖呼呼的小孩儿坐在一块棉垫子上对着镜头笑,是那种发自心里的笑,像一朵花绽放。
女儿十一个月时就会走了。一岁时,我们带她去公园。她手里拿着一个大气球,跌跌撞撞地走在路上,依然是一脸灿烂的笑。一个小小的气球就能让她那么高兴,小孩儿的快乐其实很简单。
在奶奶家,应该是有人问她几岁了,只见女儿伸出小小的食指,看她的唇形,是发出了“1”的音。那么认真的样子,像个小大人似的,对自己的年龄充满兴奋,真的感动到我了。女儿已经知道自己一岁了,但她还不懂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女儿两岁半时,我们带她去了北京动物园。在一个张着大口的仿真大鲨鱼前,女儿不敢自己一个人照相,我抱起她照了一张。但她对大象却一点儿也不怕,站在大象的围栏前,拍了两张,可能是阳光有些刺眼,她眯起了眼睛。虽然已经两岁多了,但看上去还是那么小。
三岁多时,我们带她去当地的动物园。她那时候特别喜欢小动物,所以经常去动物园。她很淘气,非要站在树上拍照。没办法,我只好扶着她站在一棵树干一分为二的很矮的树上拍照。一身浅黄色衣裤,肉呼呼的脸蛋,可惜眼睛闭着,只能怪她爸没把握好时机。
四岁时,上幼儿园的女儿带回一张儿童摄影优惠券,估计是幼儿园门口有人发的。在她的软磨硬泡下,我才答应带她去那家儿童影楼拍艺术照。我原本以为女儿的性格像个男孩,女孩家的东西她不喜欢。怪我都没问过人家,忽略了一个小女孩对美的追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况小孩乎?
她抱着一把琴拍了一张,很酷很帅。我很喜欢她跪在地上捡鹅卵石的那张,天真无邪。最萌的是穿小天使的白色带两个翅膀衣服的那张,感觉她好像一下子变小了。虽然也笑着,却有些害羞。是不是在每一个小女孩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天使?
女儿不是所有的照片都是笑的,有一张是在公园拍的。她依然是短发,咖啡色裤子,米色上衣,不知为什么,好像不太高兴,噘着嘴。当时没什么感觉,现在一看,觉得很好笑。孩子就是这样,永远不会假装,什么都挂在脸上。只是,她不知道随着一天天长大,那个叫“任性”的东西会离她越来越远。
女儿六岁上小学一年级,下课后她去练兵乓球。据她说是教练到学校来选人,她想学。我当时想有个爱好也不错,而且听说打乒乓球还能练眼,预防近视。于是,第一次上课我带她去了。
那是一个半地下室,教练看上去五十多岁了,看他教孩子的样子,很有耐心。他先教动作,看他们练得差不多了,便让他们排着队一个一个地打。女儿学得很认真。
照片我猜应该是她爸照的。一张她站在球网边,手拿球拍放在脸旁,牙齿轻轻咬着舌尖,一双眼睛睁地很大。另一张是在打球,挥动球拍的样子极认真。看来,她是喜欢打球的。
这种喜欢风里来雨里去,女儿坚持了四年。因为这只是业余爱好,学习还是第一位的。后来,女儿上了初中,高中。她只在暑假时去练球。毕竟学了四年,不能荒废。正因为这样的坚持,女儿大学时进入了校乒乓球队。虽然水平不如专业的,但至少打得还可以。
现在看来,我们和女儿当初的决定是对的。一个人或多或少都应该有个爱好。
女儿十岁以后的照片就不多了,可能是因为课业的繁重和升学的压力,她对拍照的兴趣在变淡。快乐的童年总是很短,她开始有了少年的烦恼,开始憧憬和变化。
看她以前的照片不难发现,一个人最快乐的时候就是童年了,而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等不及你珍惜就匆匆而过。
前两天,她爸把她小时候的几张照片微信给女儿。女儿把照片发到朋友圈,还大发感慨“还是小时候好啊!”。
小时候是一段多么美好的时光,无忧无虑,天真烂漫。可是,小时候永远也只能是“小时候”,人不可能不长大。我们都是这样的吧,借助那些旧照片,留存一些记忆,是一份最初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