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往事如烟
往事如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434
  • 关注人气:1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05-31 10:11:58)
标签:

杂谈

随感

分类: 随笔杂文


前几天,给母亲打电话,想问问她最近身体怎么样。不知怎么,母亲说着说着就提起了一件旧事。


那时,我正在上初中。那天,好像是周日,母亲有事外出,便交待我在煤火上熬点儿粥,还特意叮嘱我熬好粥别忘了添煤。我其实很听话,母亲一出门,我便在炉子上坐锅,水开了,下米,然后把炉子下边的风挡关小。等一切都弄好后,我才回里屋,打开收音机,一个我一直在收听的广播剧开始了。


可能是广播剧太吸引人,我听得太入迷了。要不是我闻到了一股糊味,我都忘了炉子上还熬着粥。等我意识到自己犯了错,冲进厨房时,粥已经差不多全糊在锅底了。我赶快把锅端下来,一看,明明刚才还明亮的炉火怎么这么一会儿就变暗了。噢!添煤!我突然想起来了!趁母亲还没回来,赶快把煤添上,或许还能补救。


可是,粥怎么办呢?这满屋的糊味恐怕一时半会儿还散不掉。唉,等着吧,该来的总会来的。我知道肯定会有一场“暴风雨”在所难免。果然,就在我忐忑不安地祈祷母亲能手下留情时,母亲回来了。她一进屋,就直奔厨房,一看不仅粥熬糊了,火也快灭了。一下子,怒气就爆发了。


“我刚出去一会儿,你看你干得这是什么事,怎么这点儿活儿都干不好?”母亲一边埋怨,一边走进里屋来。


“妈,我
错了。熬上粥以后,我我还看过两回呢?”


“那怎么变成这样了?你是不是又听收音机了?”母亲一眼看见了桌子上的收音机。


“我
听了一会儿”我小声地说。


“好,我让你听,一天到晚就知道听。让你干点儿活也不上心。”


母亲边说边一把抓起桌上的收音机,狠狠地摔到了地上。我一下子懵了。那是我最心爱的东西,是一个十四岁女孩心灵的慰藉。她竟然把它摔了。我没法形容当时的心情,简直伤心了到极点,也愤怒到了极点。而母亲的形象也在那一刻,就像那个被摔碎的收音机一样,在我心中碎了一地。


此后,很长时间我都不愿理母亲,我开始封闭自己,所有的话只对日记讲,母女间的感情也有了裂痕。有时,不得不相信往往是最亲的人才伤你最深。


后来,随着时光的流逝,那些好的不好的记忆都慢慢变淡了。要不是母亲提起,当年这件事我都快要忘了。


母亲说是因为收音机让她想起了从前,每次看到收音机,当年的那一幕都会在眼前重现。原来,并不是我一个人受伤,母亲心里的伤并不亚于我。


我在电话里对母亲说都过去那么多年了,别想了。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吧,人应该向前看。我说我现在理解她当年的不易,脾气不好还不是生活所迫。我们是人,又不是神,难免会犯错。有些事,谁不是后来才明白。能意识到自己以前犯的错,是一种觉悟,或者说是成熟的标志。生活就是这样,总是要让你经历一些追悔莫及的事,你才会看清自己。


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都不会被浪费,在某一天,它会给你答案。所以,那一把沉甸甸的年纪会让人不时地回忆,用一种浸透岁月的深沉目光审视从前的自己,是一种客观的判断,不被谁左右。


而我呢?也有一件至今想来还很后悔的事,这事和女儿有关。


那时,女儿四岁,上幼儿园中班。中班的小朋友已经开始背书包了,是老师要求的。好像那种无忧无虑时光的结束都是从背上书包开始的,此后,书包里装着的不仅是书本,还有各种各样的烦恼。


别以为幼儿园的小朋友除了玩就无事可做。从中班开始,老师就教他们汉语拼音、简单的汉字和二十以内的加减法了,而且还有作业。女儿的作业有时在幼儿园就写完了,有时回家写。


有一天,女儿回家写汉语拼音,是那种田字格本。等她写完,我看了看,发现有个拼音写得不那么规范,我说“你这个拼音写得不太好看,擦了重新写吧。”她觉得自己写得很好,不想重写。于是,我和她吵了起来。我当时越来越生气,竟然把她写的撕了。这下女儿被惹急了,开始大哭起来。后来,她还是把拼音重写了一遍,因为明天要交。


事后,我也觉得自己有些过分。一个四岁的小孩儿,干嘛对她那么苛刻呢?为了安抚她的情绪,我跟她道歉,也说了“对不起”,但似乎并没有得到她的原谅。看来,我是真地伤害了她幼小的心灵。那撕下来的碎纸片我没有扔,想留下来。可历经几次搬家,现在已经找不到了。


虽然过去了很多年,这件事却让我一直很自责,觉得很愧疚。这种心情可能就像我母亲当年的心情一样,很后悔,很后悔,但是却无法挽回。总有些遗憾是不能用悔恨弥补的,只有等待时间的冲刷。


如果,我现在问女儿她小时候发生的这件事,不知她还记不记得?是不是也像我一样忘了呢?虽然我知道那些很深的伤害可能会让人记忆深刻,但也总会有那些美好的东西更让人难忘。


希望我们能遗忘一些事,也能铭记一些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问花
后一篇:以节日之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