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记忆里曾喜欢过的衣服
(2017-10-11 18:08:40)
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笔杂文 |
在我的记忆里,似乎从很小的时候到慢慢懂事,再到上学,在穿着方面,我一直没什么太高的追求。在这点上,似乎与同年龄的女孩子截然不同。她们大多喜欢色彩鲜艳的衣服,而我却毫无兴趣。
记得有一次大概是初中时,妈妈给我买了件大红色的衣服,她觉得像我这个年纪的女孩就应该穿这样的。当时,我很不情愿地穿上那件衣服,站在镜子前一看,怎么看怎么别扭,不管妈妈怎么说好看,我还是毫不犹豫地脱了下来。妈妈拿我没办法,最后还是把那件衣服退了。不知为什么,那么不喜欢红色,总觉得在那一大片红色的映衬下,我本就黄的脸更显得黄了,整个人也没什么生气。从那时或更早,我就已经知道自己不喜欢红色了。虽然那是吉祥喜庆的色彩,却并不适合我。
我喜欢的是白色或是浅淡素净的颜色。夏天是一件白底素色花朵的衬衣或是白色和咖色条纹的,几乎都不穿短袖衣服。实在太热了,就会把袖子挽起来。春秋季时,我会穿一件暗格子衣服。妈妈说很老气,而我却不以为然,觉得很适合我。那时的我的确不太讲究,心思根本不在这上面,认为简单大方干净就行了,不知道什么是美,也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只要自己喜欢就好,从没想过别人怎么看。
我行我素的风格妈妈是不喜欢的,她的眼光那么高,穿衣服那么讲究,可惜女儿并没有继承她的优点。她总是想把我打造成她以为的穿着漂亮的女孩,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她的虚荣心而已。
我上高中时,平时和我一见面就吵的哥哥给我买了件淡绿色的衣服,让一向视他为“仇人”的我十二万分的惊讶。没想到的是那种从没尝试过的绿色倒是与我的脸色相配的。在这点上,我还是很佩服哥哥的眼光的,我们两个总算有一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那件衣服我很喜欢,穿了两三年呢。我高考准考证上的照片就是穿那件绿色的衣服照的,唯一不足的是看不清颜色,是黑白的。
妈妈想改造我的心一直没变,却从未成功过。记得,她给我买过一件紫红色的短大衣,我平时几乎没穿过,总觉得穿上它上学有些不自在。那件衣服的出镜率不高,只在我上大学后的寒假出现过。
我不喜红色,却看中了妈妈的一件土黄色的呢子短大衣。看我如此喜欢,妈妈也很慷慨,借给我穿。衣服真地能改变心情。不知为什么,穿上那件衣服,我觉得很自然舒服,也很自信。我都有些怀疑在自己年轻的身体里是否住着一个成熟稳重的灵魂。要不,怎么小小年纪却喜欢中年人的穿着呢?
从来也没想过有一天竟然在妈妈的衣橱里找到了我钟意的衣服。那是只属于那个年龄的我才有的惊喜,或许是为了节省时间的一种懒惰,或许是用带有沧桑感的衣服掩盖那些不为人知的心事。从小就缺乏安全感的人的确也需要某些东西带来安全感,比如一件妈妈的衣服。
不知为什么越长大我和妈妈的审美越接近,也许是越来越成熟吧。读大学时有一次放假回家,偶然在妈妈的衣橱里发现了一件鸭蛋青色的风衣,一下子就爱上了。它的设计简洁大方,似乎并没有追赶潮流。我喜欢这样的衣服,不管过去多少年,拿出来依然不会过时。
前不久,我回妈妈家。当年的好奇心依然不改,照例打开她的衣橱左看右看,发现那件鸭蛋青色的风衣还在。虽然过去了二十多年,那件风衣有些地方已磨出了一些很小的球球,细看还有一两处发黄的污渍,但它还是那么好看,除了旧了些。我当时试了试,觉得还行,就和妈妈商量能否带走,妈妈很爽快地答应了。
近来,气温突然下降,好像没有经过秋天,冬天就到了。我想起了妈妈的那件风衣,这个季节我也没什么别的衣服穿。当我穿上它在镜前端详时,发现因为有垫肩,显得肩膀特别宽,心想怎么不如在妈妈那儿穿得好看呢?考虑再三,最终还是把它重又挂回了衣橱。虽然很喜欢,但已穿不出二十年前的感觉了。也许是物也非,人也非了。
看来,有些喜欢也只能是喜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