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往事如烟
往事如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434
  • 关注人气:1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雾里的白石山

(2017-08-24 10:32:46)
标签:

游记

分类: 游记

(一)穿越暴雨去看你

从海边回来大约一个月后,我们一家三口决定选个周末,在八月快要过去时赶快抓住夏天的“尾巴”,去看一座很有名的山---白石山,感受一下它低于我们这里约十度的清凉。

在去之前,我已经从网上查了当地的天气,觉得“雷阵雨”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可能只是“虚晃一枪”,最终也只不过一阵而已。然而,我却忘了“天有不测风云”,当周六早晨我们出发时,外面却下起了雨,一时让我们对此行的决定有了些怀疑。老公一边开车一边跟我和女儿说如果雨太大,可能会回来,因为那里是山区,很危险。我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还是希望此行顺利。谁也不知道那里的天气实际怎样,只有到了才知道。所以,走一步看一步吧。

没过多久,雨便停了,我的心也开始放晴。虽然走在高速上,天空还是阴沉沉的,但心里的那份期望在慢慢地增长。我们的运气应该没那么差吧。后来,东边的天空亮一些了,这又让我们的担心在一点点消失。我心想没准儿一会儿天就晴了。

然而,当我们的车行至易县段时,突然下起了雨,之后,雨越下越大,说是瓢泼大雨一点儿也不为过,车子的雨刷好像不起什么作用了,因为眼前是一片水雾,就连前车的尾灯都快看不清了。前面的好多车都打开了双闪,我们的车也打开了双闪。到易水大桥时,雨下得更大了,有的车开得很慢,估计司机害怕了。老公说如果一直这样,白石山我们肯定去不了了,不如改道去女儿的姥姥家,可以避会儿雨再回家。我和女儿当然没有异议,因为我也害怕了,一直让老公放慢车速。大雨我不是没见过,可是,像今天这样的暴雨,而且在高速上,我还是第一次遇到。因为怕母亲出门,我还在大雨里的车内给她打了电话,说我们可能一会儿会过去,奇怪的是母亲说她那儿没下雨。

我们的车在暴雨中穿行了约半小时后,在行至另一条高速后,雨突然消失了。真地很让人不得其解,很近很近的两个地方,天气竟然如此天差地别。或许,这是老天对我们的考验吧。人生也许也是如此,总是要历经磨难,才能见到最美的风景。

老公边开车边说我们不用改道了,可以直奔白石山了,天气看上去没事了。看来,此行我们不会空欢喜一场了。

接下来,车子一直穿行在幽暗的隧道中,有的竟然有四五千米长,让人总感觉看不到尽头。这些隧道让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想起来了,记得前年去过一个叫“空中草原”的地方,也是走的这条路,也经过了这么多隧道。那次在“空中草原”,我们遇到了风雨和冰雹,一路泥泞下山。不知这次等待我们的会是什么?不管是什么,我都不再害怕。风里雨里走过来,白石山,我只想一睹你的风采。

我们的车走了不到两个小时后,终于来到了白石山脚下。看到有不少当地人在卖登山杖和木棍,我们没买,一双脚就够了,何必再添负累呢?

(二)缆车在云雾里穿行

老公见等大巴车上山的地方排起了长队,为了节省时间,决定坐缆车上去。和我们一家三口同坐一缆车的是三个堪称重量级的人,见我们三个上来,他们好像有些不情愿。这时,我才发现缆车车厢内有“限乘8人,限重640KG”的提示语。不过,看他们的样子,就算加上我们三个,也不会超重。况且,我们仨都没那么重。

随着缆车慢慢地爬升,我们离地面也越来越高了。此时,我的心里开始掠过一丝慌恐,虽然一脸的勇敢无畏,不以为然。越往高处走,云雾渐浓,身旁那些高高的树木和山完全被浓雾包裹。有一阵儿,我们的眼睛除了那浓得似乎化不开的雾,什么也看不见了。这样奇妙的经历于我还是第一次,有一种如临仙境的感觉。早就听说白石山的云雾很特别,果然让人称奇,真地是不虚此行。

只是这种坠在云里雾里的时间很短,没多久,缆车速度渐渐慢了下来,终点到了。

(三)山间偶遇

这里是“韭菜园”,我们将从这里上山。说是登山,其实远比我想象中容易得多,因为我们走的是修得相对平整的环山栈道。想想在那么陡峭的石壁旁修出这样的栈道,一定是项非常艰巨的工程。在向上走的途中,我越来越深地感受到人类的伟大,当年主席的“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感慨用在这里也不为过。

山中虽有雾,但并不浓,所以并不影响视线,依然可以欣赏山中美景。向上走了一会儿,便见我们的左前方一处峭壁有水流飞驰而下,形成一道飞瀑,虽然不及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但水声响亮,也很壮观。

云雾里的白石山

我和老公在这儿拍完照,正要往前走时,忽然,在人群中晃过一张熟悉的脸,我忙拉住女儿,低声告诉她我好像看见了她小学时的老师。女儿有点儿不相信,朝我手指的方向看了看,觉得太年轻了,不像。但直觉告诉我应该不会错,因为我虽无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但是只要见人一面,就会有印象,更何况是女儿小学时的老师,经常去开家长会,怎么会不认识呢?所以,我决定走上前去确认一下。

当我走到那人身边,问了句“请问你是某某老师吗?”后,那人几乎同时认出了我,忙点头称是。女儿这时也走了过来,这是她在小学毕业八年后,在这样一个地方,偶遇自己的小学老师,真地是天大的惊喜!虽然有些怯怯的,但女儿还是和老师拥抱在了一起。她们背倚栏杆,以飞瀑为背景,留下了一张难忘的合影。女儿笑得很灿烂,老师也在微笑。这意外的相逢将成为以后珍贵而温暖的回忆。女儿该有多幸运,不是谁都会有这样的机会。人生总是充满了这样的机缘巧合,在兜兜转转中说不定会再相逢。

在老师印象里,女儿还是那个全班女生里唯一一个玩四驱车的“假小子”,而且还记得她的悠悠球玩得也不错。看来,当年女儿还是很有特点的,不然怎么能被老师记住呢?从老师那儿,女儿还知道了小学同学群,多年没有消息的同学终于联系上了。这意外的相遇暗含多少意外的收获。虽然我不迷信,但是至少这次来白石山真地来对了。看来,女儿的坚持还是有道理的。

(四)荡胸生层云

 

老师分别后,我们仨又往前走了。看来女儿还没有从刚才的兴奋中走出来,一直在看手机,一定是和久未见面的同学聊天。此时山中倒也看不见什么云雾了,难道是“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故?如果不是看见前边的人,我还真不知道我们竟然走在那么高的地方,离山那么近,这一座座山峰又是如此陡峭。

云雾里的白石山


而当我们越往上走,又一次惊喜地发现了在山间缭绕的云雾。看上去离我们不远,却总也走不到它身边。

云雾里的白石山



云雾里的白石山

云雾里的白石山


那一片云雾似从山中生出,像烟一样一股股地冒出,给山添了些许神秘,不知道那白云生处是否住着人家?这如梦似幻的云雾让我不禁想起了杜甫《望岳》诗中的经典名句“荡胸生层云”,不知如果诗人登临此山,面对这样的云雾是否也会有如此的感慨?

不知道这云雾是怎么形成的,或许和这里湿度很大有关。我看老公的头发都有些湿了,而我垂在前额的一缕头发也是湿漉漉的。而这里的树木,像白桦和红桦的树干也有些潮,我用手摸了一下,真是湿的。山中的一切都自内而外地散发着一种潮湿的气息,就连紧邻栈道的石壁,摸上去都又湿又凉。我们从很热的地方来,真地感受到了这里的阴凉,更确切地说是有些冷。

 

有一段路,雾又突然浓了起来,不要说远处,就连近处的景物也模糊起来,除了栈道紧临的峭壁依然清晰。

云雾里的白石山

云雾里的白石山

走了没多远,便到了一处像是山裂开一道缝的地方,名曰“一线天”。女儿说哪儿都有一线天,的确以前去过野三坡,也有一线天。但我看此处的“一线天”与别处还是不同的,它看上去更像一个“八”字,下边略宽,越往上去越窄,最窄处只能容一人通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确让人惊叹。而天然景观的魅力也正在于此,没有了人工的痕迹,才更显得朴实自然。无论是山或海,云或雾,我都更喜欢自然而生的东西。

云雾里的白石山

(五)惊心的玻璃栈道

早就听说白石山的玻璃栈道很有名,心想既然来了,总要走一回吧,虽然心里还是有点儿害怕。我们走的这条路线的最后一站就是玻璃栈道。

没想到,越接近玻璃栈道云雾越浓,只能看见几米之内。走了好一阵儿石板栈道,终于走上了迂回曲折的玻璃栈道。前方突然传来一片说话声,却什么也看不见,感觉声音离得很近又很远,是云雾让一切都变得遥远而莫测。此时,脑海中闪现出一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觉得此情此景此句再合适不过了。

印象中进入玻璃栈道时,有一个工作人员数了一下人数,想必这玻璃栈道对重量要求很严格。走在玻璃栈道上,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有时会忍不住偷瞄脚下一眼,看到脚下的万丈深渊,又赶快把目光收回。如果下边有雾还好,就怕没有任何遮挡,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就在这样危险的地方,竟然还有人倚靠栏杆拍照,我真地从心底里佩服他们的勇气。而我只想赶快走完这段危险重重的路。

 

老公比我和女儿要勇敢些,至少他还拍了几张玻璃栈道下的照片。

云雾里的白石山

云雾里的白石山

终于走完了这段令人胆战心惊的玻璃栈道,也算是完成了一段惊心动魄的体验。在回程的车上,我还问老公那儿的玻璃是否是钢化的,还有每天都有那么多人踩来踩去的,有的地方会不会有问题,是不是要每隔一段时间检修等等。可是,当时走在玻璃上时,我却没想过这些,可能是因为紧张吧。

不管怎样,那么难的路,我也走过了。那时,我也想到了概率极低的万分之一,但还是走下来了。因为我知道有些路,这一生我可能只会走一次,所以我不会放弃。

(六)下山途中青山隐隐

走过玻璃栈道后,我们便开始下山了。比起往上攀登,下山就相对轻松多了。在我们往下走时,不断地有人在向山上走来。我心想看来白石山景区的优惠确实吸引了不少人呢。

此时山间依然是雾蒙蒙的,不过已不像上山时那么浓了。那些藏在云雾里的山峰现在也开始显现它们的轮廓,看上去很像人脸的“双雄石”也越发清晰了。在自然面前,我们永远是仰望的姿态。

云雾里的白石山

我在想如果没有了这些云雾,山又会是什么样呢?也许,山中所有的一切会特别清晰,但似乎又少了些扑朔迷离的意境。很庆幸我们在这样一个阴天的日子来到这里,不然怎么能看到白石山的另一种美呢?

云雾里的白石山

云雾里的白石山

云雾里的白石山

我们乘中巴车下山到停车场时,才发觉山里山外真地是两重天。刚才我们还置身于云雾迷蒙的白石山中,而现在却是头顶晴空,白云朵朵,有一种不现实的恍惚感。

云雾里的白石山

云雾里的白石山


太阳出来了,晒在身上,还真有点儿热。此时,我突然又开始怀念刚才山中的阴凉了。只是,我知道我并不属于这儿。对于白石山来说,我只是一个过客。最美的风景已经看过,可以接着赶路了。

 

世界那么大,不知这一生能不能看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