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有效利用的研究开题报告
(2019-01-03 15:24:28)编号:
邯郸市教育科学规划“教师个人课题”
开 题 报 告
课题名称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研究
姓
所教学科
新浪博客
单
一、开题报告内容(表格不够可以自加页码。)
(一)课题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问题界定清楚、真实可信、表述严谨)
在我国,思维导图在高中和初中应用的比较广泛。但在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比较少,甚至有人用高中的思维导图教学方法硬套在小学各科教学中,不仅起不到帮助小学生思维的作用,反而使思维导图的学习成为一种负担。作为小学一线教师和思维导图爱好者,将适合小学生,尤其是适合高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工具应用在教学中成为一种迫切的需求。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然而我校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是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仍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小学生学习英语普遍存在着死记硬背、往往记得没有忘得快的现状,小学生的自觉性差,课后又不愿花时间朗读和背诵,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下降,所以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据研究,小学阶段儿童聚精会神地集中注意的时间为20至25分钟(李小融,2005)。因此,在一节40分钟的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巧妙地运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保持注意状态,完成学习任务,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并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此外,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应用于小学英语语篇、书面表达和复习的教学中,还可以应用于其它课程,如词汇教学,还可以使用在其它方面,如制定教学计划、集体备课、编写教材。本文分析了思维导图作为教学工具在小学英语高年级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并结合一线课题指导实践,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了思维导图在复习导入、单词学习、快速阅读、课堂内容复习等教学环节的操作方法,试图探寻出一条有效开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之路。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认知策略,
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巴赞(Tony Buzan)提出的。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表达放射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又被叫心智图。思维导图常用的有八种模式,下面我来说说八种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高年级课堂中实际运用。
1、Circle Map圆圈图
老师用圆圈图进行词汇扩展,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发散式扩词练习。
3、Double Bubble Map 双气泡图
非常适合做对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4、Tree Map 树状图
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分类。
5、Brace Map 弧形图
表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也可以表示分类。
例如:可以做这个样子的雪人。
Flow Map流程图说明事情发生的过程或顺序。既然是顺序,就要有先后。所以要加上箭头。用流程图做故事提纲。
7、Multi-flow Map 复流程图
分析事情的原因和结果。再次强调箭头,很重要。
8、Bridge Map 桥接图
桥接创造和解释类推(关联)作用。桥型图适合高年级的孩子用来做类比,上下两个事物的关系是一样的。比如:smell(闻),下面就是鼻子;hear(听),下面就是耳朵;see(看),下面就是眼睛;walk(走路),下面是脚。
(二)课题研究目标、任务和研究方法
1. 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在课堂,即课堂英语教学。在小学阶段,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和调整,逐渐形成高效轻松的教学方法。
(1)学生方面:通过此项课题研究,不断激发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及课堂积极思维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中画图的方式来表达信息,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深加工,进而增强了学生将其纳入长期记忆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画图过程中形成清晰的思维链条,促使学生总结运用知识点的能力,提高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2)教师方面:通过此项课题研究,不断提升了自身对思维导图理论的理解,探究出了思维导图在词汇、篇章、作文等教学中的方法,不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并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策略。
(1)运用八种思维导图中圆圈图提高单词识记的数量和质量,激发兴趣,化解难点,为写作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来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潜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小学生好奇心强、耐力差,对词汇学习、机械记忆等多持排斥心理,因此选择恰当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就显得格外重要。思维导图具有图文并茂、
色彩丰富的特征,能增添小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可以为小学生创造出快乐的学习氛围。
(2)加强阅读,丰富和积累写作素材,运用思维导图中流程图、括号图进行阅读写作素材的收集和梳理,以提高写作水平。目前的小学英语教材都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并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收集好词好句的习惯。众所周知,在写作的时候,收集和梳理素材是非常必要的。借助思维导图,对搜集的写作素材进行归纳整理,另外还可加入形象的图片,这样一张融合了知识与趣味的思维导图必会为枯燥无味的收集过程增加乐趣。
(3)借助思维导图这一新型的学习工具,让学生能够对作文进行整体构思,使写作更有逻辑性。利用思维导图直观性、结构性的特点对写作进行整体布局。在把握写作中心思想的前提下,搭建写作的框架结构。小学阶段高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利用思维导图对写作布局能力的把握,恰好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仅能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还能促进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3.研究方法
(1)调查法:个案调查,问卷等形式获取一手资料。
(2)案例研究法:对某个学生、某一类学生、某一节课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
(3)文献资料法:分类阅读有关资料,发现问题,寻找新的研究思路。
(4)行动研究法:在实践、行动中研究。
(三)研究过程和步骤
1. 课题的研究过程
根据新课改的精神要求,通过调查、实践、研究和总结等几个环节,积极探索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本课题的研究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8.10-2019.1)
10月:运用文献资料法,收集资料,拟定课题研究方案,课题论证。
11月: 运用调查分析法,对当前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障碍进行先期调查,对本校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分析,借助思维导图,提出对策并进行改进,撰写调查问卷分析。
12月:学习研讨如何运用八种思维导图和思维工具进行阅读教学以及阅读题的指导。
1月:进行资料收集、查询,学习课题资料,对研究内容有清楚的认识,撰写读书笔记。
第二阶段:(2019.2-2019.6)
2-3月:运用行动研究法,第一阶段重点进行对学困生在思维能力上存在的障碍进行调查、分类和分析,探究产生这些障碍的原因,第二步,对产生障碍的不同原因进行分类和分析,研究消除障碍的方法,探究这部分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最终完成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再培养,撰写调查问卷分析。
4月:做好思维导图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资料积累,并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汇总。
5月:在教学中,定期举行小练笔,展示同学们利用思维导图积累的优美词句。
6月:举行思维导图个人公开课活动,运用经验总结法,收集资料,撰写案例和随笔,检测比较,中期汇报,总结阶段性成果。
第三阶段:(2019.7– 2019.10)
7月:总结实验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8-9月:撰写思维导图教学随笔,日志,收集教学设计。
撰写教学叙事,教学反思。
10月:撰写结题报告。
(四)预期研究成果呈现形式
|
时间(月) |
||
|
2018年10月 |
任务名称 |
成果类型 |
|
2018年11月 |
课题论证 |
拟定课题研究方案 |
|
2018年12月 |
运用调查分析法,对本校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分析,借助思维导图,提出对策并进行改进。 |
撰写调查问卷分析 |
|
2019年1月 |
学习研讨如何运用八种思维导图和思维工具进行阅读教学以及阅读题的指导。 |
撰写心得体会 |
|
2019年2-3月 |
进行资料收集、查询,学习课题资料,对研究内容有清楚的认识。 |
撰写读书笔记。 |
|
2019年4月 |
做不同层次学生思维导图应用的调查问卷 |
撰写调查问卷报告 |
|
2019年5月 |
做好思维导图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资料积累,并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汇总。 |
收集教学设计 |
|
2019年6月 |
在教学中,定期举行小练笔,展示同学们利用思维导图积累的优美词句。 |
学生作品图片 |
|
2019年7月 |
举行思维导图公开课活动。 |
教学反思 |
|
2019年8月 |
将实验过程和实验成果撰写成实验研究报告。 |
撰写研究报告 |
|
2019年9月 |
撰写思维导图教学随笔,日志。 收集整理研究论文,收集整理课件和课堂实录(视频),刻录成光盘。 |
撰写读书笔记,课堂实录光盘 |
|
2019年10月 |
撰写结题报告。 |
结题报告 |
|
填写内容:专家对开题课题论证意见及建议。
|
三、开题论证专家数据表
|
参 加 开 题 论 证 人 员 |
姓 |
职称、职务 |
工 |
签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县(市、区)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市属学校教育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
盖章
年 |
注:将开题报告送交一份至各县(市、区)教育科学规划办或市属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存档

加载中…